七月,驕陽炎炎,胃口懨懨,消暑大業(yè)必得再度開啟。
江南,浙江紹興,一碗清冽的木蓮豆腐在等您,此物晶瑩剔透,顫巍巍如凝凍的泉,端起來卻晃三晃不灑,堪稱豆腐界的“雜技演員”,一勺入口,涼意直沖天靈蓋,比《詩經》“采薇采薇”的山野清氣來得更直接 ;巴山蜀水地,一碗冰粉更是妙物,澆上濃稠的紅糖汁,撒上山楂碎、葡萄干,捧在手里, 活脫脫捧著一座“微型消暑主題樂園”,紅糖的甜、山楂的酸在舌尖“華山論劍”,清涼感直達丹田 ;東北小城,“長白山余 脈的云霧漫過窗欞”“山葡萄在朝鮮族阿媽的陶甕里釀成紫紅瓊漿”;西南貴州的龍里縣有道名湯叫“肉餅雞”,是將鮮菌、 山雞和用豬肉糜壓成的肉餅同煮,滋味鮮濃,層次豐富,還有以此湯為底的涮火鍋都在遙遙“香”招。
縱是江湖路遠,須守牢“廚房大本營”運籌帷幄,那就慢熬一盞酸梅湯,看烏梅、山楂、甘草、冰糖等在沸水中“群英薈萃”,待其涼透,入喉,便覺得窗外聒噪的蟬鳴也可原諒了 ; 何況還有“消暑圣手”龜苓膏,更自帶天然的草木本心,“質感細膩柔滑,就像一塊黑褐色的果凍,入口的瞬間,帶著中藥" 材特有的苦味,緊接著是恰到好處的回甘,清涼直透心底”; 或是干脆“以汗止汗”“苦夏食苦”,灶臺上煲一鍋湯,冬瓜薏米湯祛濕,百合蓮子湯健脾,餐桌上放上苦苣沙拉、涼拌萵筍、 清炒苦瓜,都是刺激味蕾、打開食欲的上佳之選。倘若飯后再沖泡一杯龍井茶,觀察玻璃杯中“一旗一槍”的綠葉舒展浮動,宛如靈動的水中舞蹈,也是一份小小的“給氧確幸”。
無論七月里您是跋山涉水覓真味,還是灶臺煙火至清涼,我們都用本期的文字與美圖與真誠陪伴您。吃得舒服,活得快意,是這炎炎夏日里我們對酷暑最酣暢淋漓的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