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東北的一個中老年相親節(jié)目火了。
和年輕人相親不一樣,中老年相親主打一個直來直去,不藏著也不掖著。你什么家庭,我什么條件,你什么需求,我什么能力,房子、兒女、退休金都明明白白地拋出來。合適就處,不合適就拜拜。
現(xiàn)在,這些橋段被搬上了大熒幕,也就是2025年年初央視的熱播劇——《我的后半生》。教授沈卓然年近七十時老伴去世,為了慰藉余生,他走上了相親的路。但是相親的路走得并不順遂,雖然前后有五個相親對象,大結(jié)局時他依然是孑然一身。沈教授發(fā)現(xiàn),再純粹的感情也有現(xiàn)實的考量,一切人與人的關(guān)系,背后其實都是“明碼標價”。
價值互換
因為生病住院,沈卓然認識了醫(yī)院40多歲,年輕貌美的護士長連亦憐。連亦憐對他百般照料,崇拜有加,沈卓然很快喜歡上她,在醫(yī)院當眾跟連亦憐表白,倆人關(guān)系升溫迅速。
在沈卓然從醫(yī)院回家之后,連亦憐便以照料他為名,住進了沈家,每天照料老沈的衣食起居,給沈卓然洗腳、喂藥。沈卓然的女兒沈黛對這位繼母百般挑剔,甚至在家里公開祭祀亡母,給連亦憐難堪。
沒想到,連亦憐百般忍讓,一點都不生氣,甚至在沈黛生病之后,耐心照料。沈黛見這個后媽如此溫柔,也就默認了這樁婚事。
在老沈全家接納連護士長之后,老沈打算和她訂婚。沒想到連亦憐卻提出要老沈把房子過戶給自己的兒子連進。老教授覺得這個房子有沈黛一份,只肯給連進一半,而且還要在自己百年之后。連亦憐見拿不到房子,馬上翻臉,連進甚至公開辱罵老沈。不僅攪黃了沈教授的70歲壽宴,還把他氣暈了過去。
一樁喜事,就這樣變成了一樁鬧劇。不得不說,沈卓然的親家母真的是人間清醒。她很早就疑惑:一個四十多歲、年輕貌美的護士長,找一個70歲的老頭子,到底圖什么呢?無他,圖錢圖房而已。后來,連亦憐找了一個八十歲的老中醫(yī)。原因就是,這個老中醫(yī)愿意把房子過戶給連進。
你以為大家談的是感情,結(jié)果大家談的是生意。社會心理學家烏利爾·弗拉提出過一個觀點:人際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是交易。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很刺耳,但是在現(xiàn)實中,大部分人都會有利益的考量。電視劇《都挺好》里那個名?!安谈▽氊悺本褪侨绱?。
蘇大強覺得自己和蔡根花是真愛。兒子吐槽他:人家圖你什么呢?圖你年紀大,圖你不洗澡?就是圖你房子。蘇大強不信,堅信自己得到了真愛。于是把房子賣掉,揣著屬于自己的三十萬房款去找蔡根花寶貝。結(jié)果“蔡根花寶貝”看他沒房子了,根本不想搭理他。
有人說,你要想維持關(guān)系上的平衡,就要讓人做到有利可圖。雖然聽起來冷酷,但在很多時候,卻是誰也繞不開的現(xiàn)實。學會接受這一點,在這人世間才能多出一份清醒,少受一點傷害。
付出對等
在電視劇的大結(jié)局里,沈教授被搶婚了。
沈卓然和第五個相親對象樂水珊的婚禮現(xiàn)場,李黑豹突然出現(xiàn),把她搶走了。原因也很簡單,李黑豹說:你跟老沈在一起,你要照顧他二十年,而跟我在一起,我能照顧你三十年。這一句話,讓樂水珊徹底改變了主意。
是啊,沈卓然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將來在家庭生活中肯定是無法撐起家庭責任的。樂水珊注定是付出更多的那一方。李黑豹則不然,他年輕,身體也好,肯定可以幫她承擔更多。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再好的感情,一旦變成單方面付出,多半會心生怨懟。彼此扶持,相互對等的關(guān)系,才能走得更遠。劇中沈青和劉麗娜的關(guān)系就是崩潰于此。劉麗娜一心撲在家里,撲在沈青和孩子身上,為此她犧牲自己的事業(yè)、自己的社交。但是沈青一心搞自己的事業(yè),對她漠不關(guān)心,對家里的事情也是不聞不問。時間一長,劉麗娜心灰意冷,倆人在爭執(zhí)之下,差點離婚。
很多人說感情不能計較回報。但是倘若有人只索取,卻不付出,再好的關(guān)系也會走向陌路。好的關(guān)系,都是相互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付出。你贈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彼此對等付出,才是關(guān)系融洽的秘訣。
靈魂匹配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說:有些關(guān)系,并不是明碼標價的。真正的靈魂知己,圖的是靈魂共鳴,根本不圖身外之物。但要我說,靈魂匹配反而是人與人關(guān)系之中最稀缺的價值,是最昂貴的、可遇不可求的。
劇中沈卓然的第二個相親對象聶娟娟就是如此。她和沈卓然因為一次誤會,不打不相識。因為一個昆曲的唱詞,倆人在報刊上發(fā)文,互相指責對方有問題。最后發(fā)現(xiàn),他們居然有著共同的愛好、經(jīng)歷、審美。倆人在垂暮之年能得到一個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彼此都激動不已。
沈教授每天下午三點準時接聽聶娟娟電話,一個月電話費五六百元。因為聶老師一句話,老沈以70歲高齡去湖里挖藕泥,讓年輕人都無比佩服。他還冒著雨去竹林錄戲班唱的昆曲,就為了給聶老師分享穿過竹林的聲音。
親家母說聶老師是“老仙女”,因為“不食人間煙火”。她也沒什么要求,不要錢,也不要房。但是沈教授跟丟了魂一樣,瘋狂迷戀她。
現(xiàn)在人常說: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提供情緒價值。但實際上,沒有什么比“我懂你”更讓人心動。得知聶老師患癌后,沈教授不離不棄,甚至寧可住進養(yǎng)老院也要照顧她。
千人萬人中,一人兩人知。契合的三觀,相投的趣味,無言的默契。這樣的人遇到一個,人生的孤獨就有了解藥。這樣的情緒價值,是很多東西都比不上的。
劇中一共給主角沈卓然安排了五個相親對象。其中有兩個,沈卓然一直不感興趣:一個是勤勞能干的呂原,另一個是溫柔賢惠的彭玉蘭。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是:志趣不相投,靈魂不匹配。倆人都無法接近老沈的精神世界,在很多問題上根本無法溝通,自然也就無法親近。
夫妻是這樣,朋友也是這樣。金庸和蔡瀾,倆人志趣相投。他們一起看同一本書,彼此交流想法。一起去旅游觀光,體驗不同的文化,看不同風景,吃不一樣的美食。平日聚在一起,開懷暢飲,談古論今,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三觀相合,靈魂相契,倆人的友誼維持終生。
人與人之間固然是一種價值的匹配,但是這種價值也包含三觀、志趣。靈魂匹配,磁場相似,這也是一種珍貴而又稀少的價值。彼此匹配的人,才能形成一對穩(wěn)定的關(guān)系。
所有的關(guān)系都是“明碼標價”的,交往的基礎(chǔ)永遠是你有價值。與其責怪別人對自己不好,不如讓自己變得有價值。科斯定律講:任何一件事物,最終都一定會流向和它最匹配的人。不遺余力地讓自己成長,才能遇到更美好的人。
摘自“洞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