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44歲的音樂人茍偉突然離世,茍偉的家人稱其是在睡覺時打鼾沒有喘過氣來離世的。茍偉生前患有鼻息肉肥大疾病,“本來準備五一假期后做手術,沒等到做手術就出事了,鼻息肉肥大導致睡夢中呼吸驟?!?。
又是一例打鼾(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的夜間猝死!
睡眠呼吸暫停指睡眠中呼吸反復停止和開始,也就是俗稱的打鼾。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S),定義為成人在7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內,至少有30多次呼吸暫停,且每次呼吸暫停時間至少10秒以上;每小時呼吸暫停的平均次數大于5。也就是中重度的打鼾。
《柳葉刀——呼吸醫(y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全球約有9.36億30~69歲成年人患有輕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4.25億30~69歲成年人患有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國內有報道稱,全國1.76億人睡眠中發(fā)生過呼吸暫停,但90%未被檢測出來,知曉率和主動就診率低。
今天我們簡單說說三個問題。
第一,打鼾有哪些危害?
打鼾是一種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可造成患者夜間慢性間歇性缺氧、高碳酸血癥、交感神經系統(tǒng)激活、睡眠結構破壞以及高胸腔負壓,繼發(fā)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腦血管病、認知功能障礙、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統(tǒng)損傷;如果在夜間發(fā)生呼吸暫停時間超過2分鐘,就可能致人猝死。
有研究顯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病人群比沒有該病癥的人群猝死率高出大約3倍。
睡眠呼吸暫停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呼吸暫停時,心率加快、血管收縮,收縮壓可以瞬間達到280~300毫米汞柱(正常一般不超過140毫米汞柱)。87%的睡眠呼吸障礙患者中伴發(fā)有高血壓,35%伴有冠心病,72%伴有糖代謝紊亂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使心臟病發(fā)作后4-5年之內的死亡風險增加30%;睡眠呼吸暫停與糖尿病關系密切。患睡眠呼吸暫停的成人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沒有睡眠呼吸暫停成人的兩倍以上。
第二,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呼吸暫停?
我們可以結合自己的日常體驗來簡單判斷一下——
譬如是否在白天時常會感覺頭暈乏力,很是疲倦,隨時都想睡覺;但即使是睡覺之后,也不能精神抖擻。再譬如自己的伴侶是否已經發(fā)現你睡覺時鼾聲很大,并出現憋氣現象——呼嚕聲突然停止,要過好半天才會聽到“噗”一聲吐出一口氣。還有就是體重,是否身體質量指數BMI值>28或頸圍>40厘米。
當然還有更客觀的方法。近幾年智能手表越來越普及,其中相當一部分帶有睡眠監(jiān)測功能,測量結果也比較準確。一旦提示有中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我們建議還是要到??漆t(yī)生處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并進行治療。
第三,打鼾有哪些治療手段?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治療手段主要有佩戴口腔矯正器——通過矯正器擴大氣道;手術治療——哪里堵了切哪里,但它也不是一勞永逸,術后有可能復發(fā)。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家用呼吸機開始應用于臨床,從呼氣末正壓到現在的雙相調節(jié),從壓力設定到自主調控,從口鼻面罩到單側鼻罩,已經成為中重度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首選的治療手段。它通過增加吸氣時的氣壓,將氣管舒張開,改善睡眠時的自然呼吸。
摘自“海上柳葉刀”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