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25)11-0079-07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5.11.017
LSPR Sensor Synthesized by Au Ion Implantation into SiO2 Substrate for Liquid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
WANG Linfei1YU Quanyin1WANG Jun2LIU Changlong3
(1.Dongying Natural Gas Processing Station,Oil-gas Gathering and Transferring General Factory,Shengli Oil
field Branch,Dongying 257Ooo,China;2.CollegeofScience,China UniversityofPetroleum(EastChina),Qingdao 266580,China; 3.School of Science,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o072, China)
Abstract: [Purposes] An attempt is made to use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LSPR) sensor prepared by implanting metal ions into transparent insulator substrate to achiev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 liquid.[Methods] The LSPR sensor is prepared by implanting 3O keV Au ions into a 0.5-mm-thick SiO substrate ata fluence of 4.5×1016 ions·cm-2 ,whose structure is charac2 terized with a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With theaid of a fiber optic spectrometer,an experimental device is built to achieve the calibration of the LSPR sensorand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ices of transformeroil,parafinoil,castoroil,peanutoil,ink,and glycerol aqueous solution.[Findings] The synthesized LSPR sensor is quite stable in structure,and its characteristic reflection signal linearly depends in wavelength position on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medium.Except for the ink,the measured results in refractive index of other liqui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ference values.The refractive index of theink can be measured,and the obtained result is approximately 1.393.In the glycerol aqueous solution,the glycerol detection rate obtained by refractive index measurement is approximately . [Conclusions] The synthesized LSPR sensor can be used not only for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ve indices of transparent and opaque liquids,but also for the detection of target substance from a twocomponent liquid mixture.
Keywords: ion implantation;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liquid; refractive index
0 引言
折射率是物質(zhì)的固有屬性之一。由于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和光學性質(zh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折射率來揭示,因此,實現(xiàn)折射率的準確測量十分重要。為實現(xiàn)折射率的準確測量,Underwood等[1曾于1994年報道了一種折射率敏感元件,該元件的敏感成分為金屬納米顆粒。由于金屬納米顆粒的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LocalizedSurfacePlasmonReso-nance,簡稱為LSPR)波長會隨著環(huán)境折射率的提高而增大,因此,該元件擁有一個正的折射率靈敏度。為了便于描述,同時也為了更好地區(qū)分,本研究將上述敏感元件稱作傳統(tǒng)的LSPR傳感器。傳統(tǒng)的LSPR傳感器在結(jié)構(gòu)上相對簡單,對樣品的需求量也較少,而且對環(huán)境溫度不敏感,不僅可以用來揭示分子間的生物、化學作用過程,而且還可以用來實現(xiàn)目標物的無標簽、大通量檢測,故而在臨床診斷、藥品開發(fā)、生物工程、環(huán)境控制、食品工業(yè)等領(lǐng)域表現(xiàn)出巨大的應(yīng)用價值[3-5]。值得注意的是,傳統(tǒng)的LSPR傳感器是將金屬納米顆粒放置在液態(tài)穩(wěn)定劑中或沉積在固體支撐材料表面而得到的,雖然工藝簡單,所得到的傳感器也能有效防止金屬納米顆粒的聚集和生長,但其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卻明顯不足,因為它無法應(yīng)對劇烈沖擊(如清洗或待測物體積改變)所導致的金屬納米顆粒團聚或從支撐材料上脫落等問題。正是因為存在上述不足,傳統(tǒng)的LSPR傳感器在應(yīng)用上受到了一定限制。
2022年,Wang等通過將低能、高劑量的金屬離子注人透明絕緣體基片中合成了一種特殊的光學元件。由于離子注人所引起的金屬納米顆粒的成核與生長以及基底材料的表面移除8,在這種特殊的光學元件中會形成一個金屬/絕緣體納米復(fù)合材料表面層,該表面層的上方和下方分別是折射率有著較大差異的空氣和絕緣介質(zhì),因而整個元件在結(jié)構(gòu)上呈現(xiàn)明顯的不對稱。如果在元件的注入面上加載液體或氣體,只要所加載的介質(zhì)在折射率上比空氣的大,就會導致元件的結(jié)構(gòu)不對稱性減弱,作為結(jié)果,從元件的非注入面觀察到的特征反射信號就會發(fā)生藍移,而藍移量的大小則取決于所加載的介質(zhì)與空氣之間的折射率差異。上述光學行為實質(zhì)上表明了Wang等合成的特殊光學元件也是一種折射率敏感元件,由于該元件涉及的特征反射信號與金屬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和吸收之間的競爭密切相關(guān),因此,其亦可歸類于LSPR傳感器。雖然歸類相同,但與傳統(tǒng)的LSPR傳感器相比,金屬離子注入合成的LSPR傳感器卻表現(xiàn)出兩個明顯的不同:一是折射率敏感度是一個負值而不是正值,這應(yīng)該與傳感器所遵循的獨特工作機制有關(guān);二是敏感成分不再是金屬納米顆粒,而是金屬離子注入的透明絕緣體基片,由于其中的金屬納米顆粒被絕緣介質(zhì)包圍和保護,不容易發(fā)生聚集或脫落,因而整個器件有著更好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事實上,這種更好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已經(jīng)被后續(xù)的實驗研究初步證實[]
液體是工業(yè)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介質(zhì),其種類繁多,既可以是純凈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既可以是溶液,也可以是懸濁液或乳濁液;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面對種類如此之多的液體,它們的折射率是否能夠使用金屬離子注入合成的LSPR傳感器進行準確測量就成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選題,值得深人研究。本研究通過 SiO2 基片的Au離子注入實際合成了研究所需的LSPR傳感器。在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測了該LSPR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并確定了其穩(wěn)定性和可用性后,將之與工程上常用的光纖光譜儀結(jié)合,搭建了試驗裝置;再以該試驗裝置為基礎(chǔ),完成了LSPR傳感器的定標,進而實現(xiàn)了變壓器油、石蠟油、蓖麻油、花生油、墨汁和甘油水溶液的折射率測量;所取得的結(jié)果實質(zhì)性地表明了金屬離子注入合成的LSPR傳感器不僅能夠用于準確測量透明與不透明液體的折射率,而且還可以用于檢出雙組分液態(tài)混合物中的自標物。
1試驗細節(jié)
在北京師范大學的金屬蒸汽真空弧離子注入機上,按照 4.0‰ 的束流強度和4.5×1016 ions cm-2 的注量,將能量為 30keV 的Au離子注人 0.5mm 厚的 SiO2 基片中,制備了試驗所需的LSPR傳感器。為了便于陳述,此LSPR傳感器在下文中簡記為 Au/SiO2 傳感器。關(guān)于 Au/SiO2 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采用橫截面制樣技術(shù),在 200kV 的加速電壓下,利用FEI公司的TecnaiG2F20S-Twin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進行了表征,結(jié)果如圖1(a)所示。在圖1(a)中,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4個特征,這些特征對于正確理解 Au/SiO2 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以及可用性至關(guān)重要。第1個特征是高劑量、大束流的Au離子注人直接導致了大量近似球形的Au納米顆粒在 SiO2 基底中形成[8]。該特征不僅意味著所形成的每一個 Au 納米顆粒因被 SiO2 包圍和保護而使得整個器件表現(xiàn)出較好的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而且還意味著Au納米顆粒的LSPR吸收和散射會在器件的光學行為中發(fā)揮關(guān)鍵性作用[10]。值得注意的是,Au納米顆粒的形成也同時表明了Au原子的帶間吸收必然存在[10],盡管帶間吸收比LSPR吸收弱得多,但其亦會對器件的光學行為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第2個特征是低能 Au 離子注入過程中存在的納米顆粒破碎及再生長現(xiàn)象導致了所形成的Au納米顆粒在尺寸上相對較小[]。統(tǒng)計分析表明,圖1(a)中Au納米顆粒的平均直徑約為 2.8nm ,比Langhammer等[12]所報道的臨界直徑 100nm 小得多,這意味著在Au納米顆粒的等離子體行為中LSPR吸收將會占據(jù)絕對的主導地位。第3個特征是每一個Au納米顆粒周圍分布著其他的Au納米顆粒。該特征意味著Au納米顆粒之間必然存在相互作用[13],雖然顆粒間的相互作用不會在波長范圍上使Au納米顆粒的LSPR吸收光場產(chǎn)生較為明顯的改變14,但其卻會顯著拓寬Au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光場9。如此一來,Au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和吸收之間就能夠進行競爭,盡管后者在強度上要高出幾個數(shù)量級[10]。Au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和吸收之間的競爭可以用\"過濾\"來形象地描述,即每一個 Au 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光場會被周圍的Au納米顆粒通過很強的LSPR吸收所\"過濾”,至于“過濾\"后的散射光場,又會被Au原子的帶間吸收進一步“過濾”,最終形成非對稱的散射光場,其可通過反射光譜中的特征信號反映出來。第4個特征是注人合成的
Au納米顆粒分布在 0~28nm 的深度范圍內(nèi),由此形成了一個 Au/SiO2 納米復(fù)合材料表面層。在 Au/SiO2 納米復(fù)合材料表面層的上方和下方分別是空氣和SiO2 兩種介質(zhì),由于空氣和 SiO2 在折射率上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整個器件呈現(xiàn)出一個非對稱的結(jié)構(gòu)。正是因為非對稱結(jié)構(gòu)的存在,器件自身擁有一些獨特的光學性質(zh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yīng)該是從非注人面觀察到的特征反射信號會因注人面上加載折射率大于空氣的液態(tài)或氣態(tài)介質(zhì)而藍移。由于藍移量正比于所加載介質(zhì)與空氣間的折射率差異,因而Au離子注入的 SiO2 基片可以看作是一個對介質(zhì)折射率敏感的LSPR傳感器。
為實現(xiàn) Au/SiO2 傳感器的定標以及待測液體的折射率測量,通過一個表面涂黑的鋁制支架和一個鎖緊螺釘,將傳感器與海洋光學的Maya2000PRO光纖光譜儀結(jié)合在一起,搭建了如圖1(b)所示的試驗裝置。Maya2000PRO光纖光譜儀由譜儀、光源、反射探頭和光纖等組成,其波長測量范圍和譜分辨率分別為 190~1100nm 和 1.1nm 。反射探頭內(nèi)集成有6根輸入(即照明)光纖和1根輸出(即接收)光纖,輸出光纖居中,而輸入光纖則分布于四周,由此可實現(xiàn)鏡面反射光譜的測量。反射探頭插入支架的中心通孔內(nèi),并由鎖緊螺釘固定,以保證其前端面與傳感器非注入面之間的距離控制在 6.0mm 不變。傳感器置于支架的上表面,非注入面朝下,注入面朝上。注入面上粘貼有一個護圈,護圈的材質(zhì)為有機玻璃,厚度約為 1.0mm ,內(nèi)徑約為 10.0mm 。待測液體加載于護圈內(nèi),可避免液體流動對測量產(chǎn)生影響。在定標及測量待測液體折射率之前,傳感器及護圈可暫時更換為平面鏡,用以獲得反射光譜的測量基線。
在 Au/SiO2 傳感器的定標過程中,除了空氣,還使用了水、鹽水( 20wt% )和甘油??諝獾恼凵渎蕝⒖贾导s為1.000,而水、鹽水( 20wt% 和甘油的折射率參考值則分別約為1.333、1.368(利用氯化鈉和水的折射率,根據(jù)Newton公式計算[\"o)和1.473。這些折射率參考值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且具有足夠大的差異,能夠方便我們找到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與介質(zhì)折射率之間的依賴關(guān)系,進而確定傳感器的折射率靈敏度。以定標數(shù)據(jù)為基礎(chǔ),再選擇25#變壓器油、石蠟油、蓖麻油、花生油、墨汁和甘油水溶液( 40wt% )作為待測液體,通過測量它們的折射率,并對測量結(jié)果進行比較和分析,進而達成所希望的研究目的。
如此之經(jīng)歷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所使用的傳感器在結(jié)構(gòu)上是相當穩(wěn)定的。
2 結(jié)果與討論
在 Au/SiO2 傳感器的注入面上依次加載空氣、水、鹽水( 20wt% )和甘油后,利用圖1(b)所示裝置,從傳感器的非注入面方向測量各自的反射光譜,結(jié)果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當加載的介質(zhì)為空氣時,在反射光譜中的 648nm 波長位置出現(xiàn)了一個形狀上不對稱的反射峰,毫無疑問,這個不對稱的反射峰就是前文所提及的特征反射信號。根據(jù) Wang 等[79]的研究可知,該特征反射信號的形成可歸因于 Au 納米顆粒的LSPR散射、吸收和帶間吸收之間的競爭,至于它的波長位置,則與 Au/SiO2 傳感器的非對稱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當注入面上的介質(zhì)依次替換為水、鹽水( 20wt% )和甘油后,從相應(yīng)的反射光譜中仍然可以找到各自的特征反射信號,只是它們的波長位置依次變?yōu)?02、592和 580nm ,同時形狀也逐漸變得對稱。很顯然,上述這些光譜變化應(yīng)該與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對稱性變好有關(guān),因為水、鹽水 20wt% )和甘油在折射率上相比于空氣的依次變大,將它們順序加載于傳感器的注入面上,就相當于對傳感器的結(jié)構(gòu)非對稱性做出了由小到大的補償。如果不考慮特征反射信號的線型,而是只討論其波長位置的話,就可以容易地發(fā)現(xiàn),這些波長位置與所加載介質(zhì)的折射率密切相關(guān)。更為確切地說,只要所加載介質(zhì)的折射率是大于空氣的,特征反射信號就一定會發(fā)生藍移,且藍移量取決于所加載的介質(zhì)與空氣之間的折射率差異。毫無疑問,這一獨特的行為正是Au離子注入的 SiO2 基片可以被稱作是LSPR傳感器的根本原因。
作為參考,從閔帥博等[15的研究及ChemicalBook網(wǎng)站中引用了空氣、水、氯化鈉、甘油、25#變壓器油、石蠟油、蓖麻油和花生油的折射率,并通過Newton公式計算了鹽水( )和甘油水溶液0 40wt% )的折射率[10]。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折射率參考值所對應(yīng)的溫度和波長分別是 20.0°C 和589.3nm ,而本試驗所采用的測量溫度和波長范圍則分別約為 20.8°C 和 530~648nm[16] ??紤]到介質(zhì)折射率對溫度并不是非常敏感(以大多數(shù)有機化合物為例,溫度每增加 1.0°C ,其折射率的減小量僅約3×10-4~5×10-4[17], ,同時也考慮到測量的波長范圍已經(jīng)涵蓋了 589.3nm ,因此,本研究不會對試驗數(shù)據(jù)做出任何修正,而是直接將其與引用和計算的折射率參考值進行比較,以評價測量結(jié)果的優(yōu)劣。
在具體的試驗過程中,每一次加載液體并完成測量之后, Au/SiO2 傳感器以及其上的護圈都會被放入超聲波清洗機中,利用適宜的溶劑(如洗滌劑或酒精)和水交替清洗至少4次,然后用吹風機常溫下吹干,以備下次使用。根據(jù)定標和折射率測量中所用到的液體種類可以簡單推算出,在整個試驗過程中, Au/SiO2 傳感器會經(jīng)歷不少于32次的清洗,
從圖2中提取了4個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以及它們所對應(yīng)的介質(zhì)折射率參考值,然后將這些數(shù)據(jù)繪制于圖3中,用以揭示特征反射信號波長位置與介質(zhì)折射率之間的依賴關(guān)系。需要預(yù)先說明的是,介質(zhì)的折射率本身是一個無量綱的物理量,但為了后續(xù)討論問題方便,本研究亦使用RIU(RefractiveIndexUnit的縮寫)作為介質(zhì)折射率的單位[4。從圖3中標示的數(shù)據(jù)點可以看出,在1.000\~1.473的折射率范圍內(nèi),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與介質(zhì)的折射率線性相關(guān),通過擬合可以得到式(1)。
P=793.07-145.01RI
式中: P 和 RI 分別代表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和介質(zhì)的折射率。由于擬合優(yōu)度 R2 約為
0.99292,接近于1,因此,式(1)是比較可靠的,由該式可得 Au/SiO2 傳感器的折射率靈敏度約為-145.01nm/RIU 。正如前文所說,負的折射率靈敏度是金屬離子注入合成的LSPR傳感器不同于傳統(tǒng)LSPR傳感器的重要特征之一,盡管如此,但也應(yīng)該注意到,其絕對值的大小更為重要,因為它可以用來評價LSPR傳感器的優(yōu)劣??紤]到后續(xù)工作中將對不同液體的折射率進行測量,為了方便,式(1)被改寫為式(2)。
RI=5.469-P/145.01
在 Au/SiO2 傳感器的注入面上依次加載25#變壓器油、石蠟油、蓖麻油和花生油,借助光纖光譜儀,從非注入面方向獲得各自的反射光譜以及反射光譜中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再將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代入式(2),計算出相應(yīng)的折射率,結(jié)果如表1所示。從表1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對于所加載的4種液態(tài)油品,它們的折射率測量值與相應(yīng)的折射率參考值都非常接近,即便是挑出二者間相對偏差(測量值-參考值/參考值 ×100% )最大的,其值也僅約 0.41% 。需要注意的是,表1中的那些折射率參考值所對應(yīng)的油品與本試驗所采用的油品并不一定來自相同的廠家,這似乎意味著所進行的折射率比較不會有非常高的可信度,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在現(xiàn)代工藝條件下,只要嚴格按照標準生產(chǎn),不同的廠家就能夠提供品質(zhì)相同的油品。既然表1中的結(jié)果是可靠的,將它們與圖2中甘油所對應(yīng)的結(jié)果放在一起就可以得出一個結(jié)論:不論液態(tài)油品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它們的折射率都可以通過 Au/SiO2 傳感器實現(xiàn)準確測量。毫無疑問,這一結(jié)論有著非常重要的應(yīng)用價值,但是,準確性只是測量的前提,而在實際生產(chǎn)中,測量的效率也要同時考慮。就25#變壓器油、石蠟油、蓖麻油和花生油而言,它們要么是烴類混合物,要么是脂類混合物,雖然不同于甘油這種純凈物油品,但它們的穩(wěn)定性依然很好,所以在進行各自的折射率測量時,光纖光譜儀的積分時間和掃描次數(shù)被分別設(shè)置為0.08s和100,如此一來就可以在8s這一較長的時間內(nèi)獲取一個更為光滑的反射光譜(見圖2)。盡管這樣的測量在效率上能夠被當前的試驗研究所接受,但在工程上卻不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研究嘗試將光纖光譜儀的掃描次數(shù)設(shè)置為1,然后對同樣的液態(tài)油品進行了測量。試驗結(jié)果(未在本研究展示)表明,反射光譜的測量時間僅需 80ms ,雖然所得到的譜線在光滑性上略差,但其上的特征反射信號卻清晰可見,而且信號的波長位置也并未發(fā)生任何變化。由此可知,只要光纖光譜儀的掃描次數(shù)設(shè)置得當,使用 Au/SiO2 傳感器進行液體折射率的測量就可以同時做到準確與高效。再回到表1,將它的數(shù)據(jù)與圖2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還可以發(fā)現(xiàn)以下事實:蓖麻油的折射率參考值約為1.478,其略大于甘油的折射率參考值1.473。這一事實似乎意味著蓖麻油的折射率已經(jīng)超出了式(2)所對應(yīng)的線性范圍,因此它的折射率測量值就不能通過式(2)進行計算,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由Wang等[7]的研究可知, Au/SiO2 傳感器必須是在待測介質(zhì)的折射率小于某個極值時才能被當作是一個線性器件,而在本試驗中,因為條件有限,并沒有對這個折射率極值進行深入探索,但根據(jù) Wang 等[79]給出的機制可以推斷, Au/SiO2 傳感器所對應(yīng)的折射率極值必然大于1.473,考慮到1.478只是略微超過1.473,所以蓖麻油的折射率是可以通過式(2)進行計算的。
由圖2可知,在采用 Au/SiO2 傳感器進行液體折射率測量時,所關(guān)注的是反射光譜而非透射光譜,這就意味著待測液體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然而,在實際的定標(見圖2和圖3)和液態(tài)油品的折射率測量(見表1)中,本研究使用的液體,盡管其中的甘油、蓖麻油和花生油會呈現(xiàn)淡黃色,但總體是透明的,因此,所進行的試驗并沒有真正展現(xiàn)出 Au/SiO2 傳感器在液體折射率測量方面的能力。為了彌補這一缺憾,本研究又借助圖1所示裝置對墨汁這一不透明液體進行了折射率測量,結(jié)果顯示,反射光譜(未在本研究展示)中的特征反射信號出現(xiàn)在波長約為 591nm 處,將該波長位置代入式(2)得到墨汁的折射率測量值約為1.393。雖然沒有參考數(shù)據(jù)來說明所測得的折射率是否準確,但試驗的成功卻實質(zhì)性表明了 Au/SiO2 傳感器的特殊價值。值得注意的是,墨汁是一種懸濁液,其中的固體成分主要是碳顆粒,與懸濁液相近的是乳濁液,乳濁液中的小液滴在物理形態(tài)上相當于墨汁中的碳顆粒。無論是懸濁液還是乳濁液,它們在日常生活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都很常見。例如,石油開采中使用的回注水,它既可以看作是懸濁液(包含泥沙顆粒),也可以看作是乳濁液(包含小油滴),當回注水中含有較多的泥沙顆粒和/或小油滴時,它的回注就會對儲油層造成損害[19]。因此,如何監(jiān)測回注水中的泥沙含量和含油量就變得極為重要。而本試驗所完成的墨汁折射率測量似乎提供了一種監(jiān)測回注水品質(zhì)的新方法,當然,這種新方法成立的前提是要證實墨汁的折射率與碳顆粒的含量緊密相關(guān)。
由于在現(xiàn)有試驗條件下無法制備不同種類的墨汁以證實其折射率與碳顆粒的含量相關(guān),因此,選擇甘油水溶液( 40wt% )作為替代,希望通過測量和分析它的折射率來達成兩個目的:一是為墨汁的折射率與碳顆粒的含量相關(guān)這一論題提供佐證;二是為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高檔植物油等的品質(zhì)監(jiān)測提供新的方案[20-22]。對于甘油水溶液( 40wt% )
的折射率,首先要討論的是它的參考值1.389,該值是根據(jù)水和甘油的折射率并利用Newton公式計算得到的。Newton公式可具體表示為式(3)[10]
RIMix=fc1RIc1+(1-fc1)RIc2
式中: RIMix,RIc1 和 RIc2 分別代表雙組分混合物及其組分 C1 和 C2 的折射率,而 則代表組分 C1 的含量。很顯然,式(3)明確給出了雙組分混合物的折射率與各組分的含量及折射率之間的依賴關(guān)系,它既可以應(yīng)用于溶液,也可以應(yīng)用于懸濁液或乳濁液,這就為本研究提供了方便。另外要討論的是甘油水溶液(
)的折射率測量值1.387,該值是在圖1所示裝置上通過試驗得到的。將測量值1.387與參考值1.389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可知,由于相對偏差僅約 0.14% ,所以二者是非常吻合的?;谶@種吻合性,再考慮到式(3)的物理含義和應(yīng)用場合,不僅可以推斷出墨汁的折射率應(yīng)該與碳顆粒的含量緊密相關(guān),而且也可以斷定本研究所提出的折射率測量方案能夠應(yīng)用于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高檔植物油等的品質(zhì)監(jiān)測。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前文所提及的回注水品質(zhì)監(jiān)測,還是此處所提及的乙醇汽油、生物柴油、高檔植物油等的品質(zhì)監(jiān)測,它們都涉及自標物的檢出度這一問題。為了獲取當前儀器條件下的目標物檢出度,本研究使用水和甘油的折射率參考值(1.333和1.473)以及它們的特征反射信號波長位置(602和 580nm ),結(jié)合光纖光譜儀的譜分辨率( (1.1nm) ),粗略地進行了計算。結(jié)果表明,目標物甘油的檢出度約為
,也就是說,在甘油水溶液中,只有當甘油的含量超過 5wt% 時,它才能夠被檢測出來。根據(jù)計算過程可知,目標物的檢出度不僅與光纖光譜儀的譜分辨率有關(guān),而且還與 Au/SiO2 傳感器的靈敏度有關(guān)。就我們而言,雖然沒有能力去改善光纖光譜儀的譜分辨率,但卻有能力通過優(yōu)化注入離子的種類、能量、注量以及絕緣體基片的材質(zhì)來獲得高靈敏度的LSPR傳感器[16.23-24]。這實質(zhì)上為我們指明了后續(xù)的研究方向,即努力制備高靈敏度的LSPR傳感器,并將之與光纖光譜儀合理組合,通過測量雙組分液體的折射率,進而實現(xiàn)低含量目標物的準確檢出。
3結(jié)論
試驗研究表明:Au離子注入 SiO2 基片所合成的Au/SiO2 傳感器結(jié)構(gòu)穩(wěn)定,其非注入面反射光譜中特征反射信號的波長位置線性依賴于注入面上所加載介質(zhì)的折射率;將 Au/SiO2 傳感器用于液體折射率的測量,無論液體是透明的,還是不透明的,只要其折射率處于1.000\~1.473或者只是輕微偏離上述范圍,可信的測量都可以實現(xiàn);對于雙組分液態(tài)混合物中的目標物,其可以借助 Au/SiO2 傳感器,通過折射率測量予以檢出,檢出度與傳感器的靈敏度有關(guān)。上述發(fā)現(xiàn)不僅展現(xiàn)了金屬離子注入合成的LSPR傳感器在液體折射率測量方面的能力,而且也為此類LSPR傳感器在石油、化工、食品、環(huán)境等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用提供了依據(jù)。
參考文獻:
[1]UNDERWOOD S,MULVANEY P.Effect of the solution refractive index on the color of gold colloids[J].Langmuir,2020,10(10):3427-3430.
[2]CHENHJ,KOU X S,YANG Z,et al.Shape- andsize-dependent refractive index sensitiv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J].Langmuir,2008,24(10):5233-5237.
[3]JEFFREYN,ANKERW,PAIGEH,etal.Biosensing with plasmonic nanosensors [J].Nature Materials,2008,7(6):442-453.
[4]MAYER K M,HAFNER JH.Localized surfaceplasmon resonance sensors [J].Chemical Reviews,2011,111:3828-3857.
[5]SEPULVEDAB,ANGELOMEPC,LECHUGALM,et al. LSPR-based nanobiosensors [J]. Nano Today,2009,4(3):244-251.
[6]WANG Y M,QIAN H,LUO JN,et al. Real-timemonitoring of liquid-solid phase transition by using an ionbeam-synthesized Au/SiO2 nanocomposite refractive indexsensitive element [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inPhysicsResearchB,2023,544:165122.
[7]WANG J,WANG G,LIUCL,et al. Metal ion implantation into transparent dielectric slab:an effective route tohigh-stability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s[J].Nanotechnology,2022,33(3): 035711.
[8]KISHIMOTO N,UMEDA N,TAKEDA Y,et al.In-beam growth and rearrangement of nanoparticlesin insulators induced by high-current negative copper ions [J].Vacuum,2000,58(1):60-78.
[9]WANGJ,LIUCL,YINJJ,et al. Characteristic reflection peak and its origin of nanostructured material containing small metal nanoparticles:Two case studies [J].Plasmonics,2023,19(2):551-559.
[10]KREIBIG U,VOLLMER M. Optical Properties ofMetal Clusters[M].Berlin:Springer,1995.
[11]KUIRI P K. Size saturation in low energy ion beamsynthesized nanoparticles in silica glass : 50keVAg- ions implantation,a case study [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0,108(5):054301.
[12]LANGHAMMER C,KASEMO B, ZORIC I.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of light by Pt,Pd,Ag,and Aunanodisks:Absolute cross sections and branching ratios [J].The Journal ofChemical Physics,2007,126(19):194702.
[13]MEIER M,WOKAUNA,LIAOPF.Enhancedfields on rough surfaces:Dipolar interactions among particlesof sizes exceeding the Rayleigh limit [J].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AmericaB,1985,2(6): 931-949.
[14]WANG J,WANG G,LIU CL.Plasmonic behaviorsof two-dimensional Ag/SiO2 nanocomposite gratings :roles of gap diffraction and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absorption[J].Plasmonics,2019,14(4): 921-928.
[15]閔帥博,嚴利平,崔建軍,等.高精度空氣折射率測量系統(tǒng)設(shè)計與實現(xiàn)[J].計量學報,2020,41(11):1332-1338.
[16]QIANH,WANGYM,LIUCL,et al.Structural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ensor prepared by metal ion implantation:Influences of energy and fluence [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Physics ResearchB,2024,555:165492.
[17]張宏,萬葆紅.測量液體折射率隨溫度的變化[J].大學物理實驗,1998,11(1):1-3.
[18]齊晗兵,孫佳星,李懷治,等.油田污水含油量光譜預(yù)測研究[J].當代化工,2023,52(7):1656-1660,1665.
[19]王宇飛,陳華興,張紹廣,等.注水水質(zhì)對海上油藏儲層損害影響實驗研究[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22,23(2):29-33.
[20]魏陽冰,陳宏飛,謝沛遠,等.乙醇汽油對汽車污染物排放影響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24,37(3):514-524.
[21]SHIMAMOTO G G,TUBINO M. Alternativemethods to quantify biodiesel in standard diesel-biodieselblends and samples adulterated with vegetable oil through UVVisible spectroscopy[J].Fuel,2016,186:199-203.
[22]鄭艷艷,吳雪輝,侯真真.紫外光譜法對油茶籽油摻偽的檢測[J].中國油脂,2014,39(1):46-49.
[23] QIAN H,LUO JN, WANG Y M, et al. Structure,optical property,and refractive index sensitivity of SiO2 wafer sequentially implanted with dual metal ions:Two casestudies[J].OpticalMaterials,2024,151:115329.
[24] ZHAO J X,QU L,WANG J, et al. Nanocompositefabricated by low energy silver ions implanted into dielectrics and sensitive to the refractive index of overlay [J].Applied Physics Express,2021,14(4): 04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