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雨總帶著絨霧,我站在老房子的檐下,看父親的背影在田埂上漸成墨點。他褲腳沾著新泥,竹簍里的豆種晃出細碎聲響,像極了多年前那個清晨——我趴在他背上穿過霧靄,聽他肩頭的犁鏵切開晨露,驚飛了藏在稻葉里的麻雀。
父親的手掌是粗糲的拓片。他總在暮色漫過竹林時歸來,指甲縫嵌著紫黑的泥土,指節(jié)凸起如老竹根。有次我?guī)退羰稚系拇?,煤油燈把我們的影子投在土墻上,他的掌紋在光暈里舒展成河,每道溝壑都淌過春耕的泥濘、秋收的沉甸。“疼嗎?”我捏著銀針的手發(fā)顫,他卻笑出滿臉褶皺:“種地人哪有怕扎的。”那聲音像曬干的棉麻,粗糙里裹著暖。
他的沉默是座山。十四歲那年暴雨沖垮了菜畦,我蹲在泥水里哭,他蹲在我旁邊抽旱煙。煙袋鍋明滅間,他忽然用袖口擦去我臉上的雨水:“土埋了苗,苗還會頂破土。”后來我在城里碰得頭破血流,深夜接到他的電話,聽筒里只有電流聲沙沙,末了他說:“灶臺上煨著湯,涼了就熱一熱?!蹦切]說出口的話,都藏在他每次往我行李箱塞的土雞蛋里,藏在他送我上車時轉(zhuǎn)身太快的背影里。
昨夜夢到他站在山崗上,頭發(fā)白得像落在松枝上的雪。他朝我招手,身后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新插的秧苗在風里蕩起綠波。我忽然懂了,他早把自己種成了這片土地,根系深扎在歲月里,用沉默的年輪為我撐起一方天空。
今晨推開窗,遠山銜著半輪朝陽,山嵐正從谷底漫上來。恍惚看見年輕的父親背著竹簍走在霧中,竹篾縫隙漏下的光,落在他汗?jié)竦募贡?,像撒了一把碎金子?/p>
作者簡介:潘佳夢,筆名上善若水?,F(xiàn)居住于上海寶山。文學愛好者,高密東北鄉(xiāng)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簽約作品《父親真誠的告白信》,約十八萬八千多字。出版過散文集。在《傳奇故事》《德州晚報》,加拿大《七天》,新西蘭《澳洲訊報》等數(shù)十家中外報刊雜態(tài)發(fā)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