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懦弱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而不自信源自內(nèi)心的恐懼。這種恐懼可能是對失敗的畏懼、對他人評價的敏感,也可能與家長的教育失當有關
得知超超受了欺負忍氣吞聲,我既心疼又生氣,心疼是因為孩子受了欺負,生氣是因為他性格懦弱,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
在兒子超超成長的過程中,有一段經(jīng)歷讓我印象深刻,也讓我對家庭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超超從小就是一個安靜、內(nèi)向的孩子。記得他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在操場上嬉鬧玩耍,他卻總是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看著其他孩子熱鬧。那時我雖然覺得他性格有些內(nèi)向,但也沒太在意,想著孩子大一些可能就會活潑起來。
超超上小學以后,性格上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他上二年級時,我發(fā)現(xiàn)他的文具總是莫名其妙地少一些,還以為是他自己不小心弄丟了,就給他買新的??墒菦]過幾天,新的文具又不見了。我覺得不對勁兒,問超超是怎么回事。在我的再三追問下,他才小聲地說:“是同桌小波拿走的。他總是搶我的東西,還不讓我告訴老師。”
得知超超受了欺負忍氣吞聲,我既心疼又生氣,心疼是因為孩子受了欺負,生氣是因為他性格懦弱,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問:“他不讓你告訴老師,你就那么聽話?”
超超低著頭,聲音小得像蚊子哼:“我怕他報復我,也怕老師不相信我?!?/p>
那一刻,我意識到超超的內(nèi)向性格已經(jīng)影響到他正常的人際交往和自我保護。
還有一次更讓我揪心。那天,超超放學回家后一直悶悶不樂。我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事,他不肯說。在我的耐心開導下,他才哭著說:“今天上課的時候,老師說我沒交作業(yè),可我明明交了。老師批評我,還讓我站到教室后面去?!?/p>
我聽了很氣憤,第二天就去學校找老師了解情況。原來是課代表收作業(yè)的時候把超超的作業(yè)弄丟了,沒有跟老師說明情況。了解情況后,老師向超超道歉。
我這樣做,其實是給超超示范,讓他明白,受了冤枉要勇于解釋,為自己辯護,但是超超不懂這個道理,認為遇到麻煩不可能憑自己的力量解決,必須依靠家長。
作為媽媽,看到兒子這樣,我心里非常難受。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平時對超超過于嚴厲,讓他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我總是替他做決定,讓他失去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和丈夫商議后決定,必須幫助超超改變這種狀況,讓他變得自信、勇敢起來。
我告訴超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益,當別人侵犯自己的權益時,不能一味地忍讓,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我在線請教家庭教育指導師,得知孩子懦弱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而不自信源自內(nèi)心的恐懼。這種恐懼可能是對失敗的畏懼、對他人評價的敏感,也可能與家長的教育失當有關。比如,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受到傷害,反復叮囑孩子“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要惹麻煩”。雖然這種回避策略一時讓人覺得安全,但它會讓孩子漸漸喪失面對問題的勇氣。
家庭教育指導師建議我從陪伴入手,循序漸進地引導、鼓勵超超參與社交活動,打開他的視野,不斷增強他的自信。
我與丈夫一致認為,想改變超超的懦弱性格,必須首先改變家庭氛圍。以前,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時間陪伴超超。現(xiàn)在,我們盡量抽出時間和他一起聊天、玩游戲,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支持。我們耐心地聽他講述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不管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我們都認真傾聽,給予他積極的回應。
我鼓勵超超多參加社交活動。起初,他很不愿意,害怕和陌生人接觸。我就先帶他參加一些小型親子活動,讓他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逐漸適應和他人交往。
慢慢地,超超的膽子大了一些,我又給他報名參加學校的興趣小組。他對繪畫很感興趣,在繪畫興趣小組里,他結(jié)識了幾個小伙伴。大家一起畫畫、交流,超超逐漸開朗起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燦爛。
我和老師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讓老師多關注超超,給他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老師很配合,經(jīng)常在課堂上提問超超,對他的回答給予肯定和鼓勵。
放寒假前,學校舉辦繪畫比賽,老師鼓勵超超參加。超超一開始很猶豫,擔心自己畫得不好,丟人現(xiàn)眼。我和老師不斷地給他加油打氣,告訴他只要盡力就好。最終,他鼓起勇氣參加了比賽,并且獲得了三等獎。這次經(jīng)歷讓他信心大增,開始相信自己不比同齡人差。
我還通過一些故事和書籍,引導超超學會維護自己的權益。我給他講“湯姆受罰”的故事,讓他明白當自己受到不公正對待時,要勇敢地說出來。
我和超超一起看《兒童社交指導手冊》,學習如何與同學友好相處,如何處理矛盾和沖突。我告訴超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益,當別人侵犯自己的權益時,不能一味地忍讓,要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超超的性格慢慢有了變化,他不再是那個受了欺負不敢吭聲、被老師冤枉也只會默默流淚的孩子。
三年級開學,學校組織足球比賽,超超作為守門員上場。比賽中,對方一名隊員故意沖撞他,使他連人帶球摔進球門。對方隊員以為進球了,歡呼雀躍。
要是以前,超超肯定會忍氣吞聲,默認對方進球的結(jié)果,但這次他沒有認栽。只見他爬起來,徑直走到撞他的那個同學面前,直視對方:“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犯規(guī)行為,進球無效!”雙方隊員都圍攏過來,沖突一觸即發(fā)。好在裁判及時趕到,勸開了雙方。那個犯規(guī)的進球也被判無效。
超超回家告訴我球場上發(fā)生的事,我跳起來緊緊擁抱了他,表揚他做得好,不僅敢于維護自己的利益,還表現(xiàn)得很克制,沒有動手打人,也沒有用言語挑釁。
丈夫也向超超伸出大拇指:“男子漢就應該這樣!”
那次足球比賽勇敢發(fā)聲之后,超超的自信似乎有了一次質(zhì)的飛躍,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越來越積極主動。
老師告訴我,超超上課時的主動性大大增強,不僅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而且“皮實”了許多。有時,超超回答得不完全正確,甚至因聽錯老師的問題而鬧笑話,他也能從容應對,下次照樣舉手。
自信不僅有助于人際交往,對考試成績的提升也有幫助。我發(fā)現(xiàn),超超在家做作業(yè)的時間比以前短了,作業(yè)質(zhì)量大大提升。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他每門功課都在90分以上。
超超的進步讓我和丈夫欣喜,但我們沒有放松對他良好性格的培養(yǎng)。我們深知,性格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xù)不斷地努力和引導。
為了進一步鍛煉超超的社交能力和表達能力,我鼓勵他參加學校組織的演講比賽。在全校師生面前登臺演講對超超來說無疑是艱難的挑戰(zhàn),他把頭搖得像撥浪鼓,說什么也不答應。他擔心自己在臺上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會被同學們笑話。
我采用家庭教育指導師教我的“最壞可能性分析法”,耐心開導超超:“媽媽知道登臺演講對你來說不容易,但這是一個鍛煉自己的好機會,為什么要放棄呢?想想看,參加演講比賽最壞的結(jié)果是什么?無非是出丑,惹得哄堂大笑。那又怎樣?大家只是笑笑而已,事后沒人會記得,更不會因此看不起你,而你不參加比賽,錯過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是不是很可惜?”在我的鼓勵下,超超終于下定決心參加比賽。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和超超一起斟酌演講主題,撰寫演講稿。演講稿的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我們都反復推敲。我還讓他每天對著鏡子練習,設計自己的表情、語氣和肢體動作。
在練習的過程中,超超遇到不少挫折,有時會因為忘詞而沮喪,甚至想放棄。我始終在他身邊,給他加油打氣,幫他分析問題,鼓勵他重新再來。
比賽那天,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坐在觀眾席上,緊張地盯著舞臺。
輪到超超上臺了,我看見他在舞臺角落里深吸一口氣,然后穩(wěn)步走上舞臺。剛開始,他的聲音有些顫抖,漸漸地,他找到了節(jié)奏,聲音越來越洪亮,表情也越來越自信。他的演講內(nèi)容真摯感人,講述自己從一個內(nèi)向懦弱的孩子逐漸變得勇敢自信的過程。臺下的師生都被他的故事深深吸引,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
比賽結(jié)束后,他興奮地跑向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那一刻,我知道,他又一次戰(zhàn)勝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最終,超超獲得二等獎。他把獎狀貼在自己的房間最顯眼的位置,可見這個成績在他心中的分量。
家庭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品德和能力。作為家長,我們要用愛去陪伴孩子,用耐心去引導孩子,用鼓勵去激發(fā)孩子
升入初中后,超超面臨的挑戰(zhàn)越來越多,不僅學習壓力增大,人際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
超超上初二時,我在校園里碰到他的物理老師。老師說:“你兒子情商很高??!”他告訴我,兩周前,他帶學生做實驗,讓同桌的兩人一組,共同完成實驗。因為是第一次進實驗室,同學們都很興奮,搶著操作。超超和同桌對操作規(guī)程的理解有分歧,互不相讓,聲音越來越大,討論逐漸變成爭吵。
超超很快冷靜下來,卻沒有妥協(xié),而是用平靜、友好的語氣向同桌闡述自己的思路和理由,用清晰的邏輯和堅定的態(tài)度說服同桌。
物理老師說:“我沒有出面調(diào)解,你兒子就擺平了這件事。對14歲的孩子來說,這挺不容易,我準備讓他擔任物理課代表?!?/p>
回顧超超的成長歷程,我感慨萬千。從那個性格內(nèi)向、受欺負不報告、被老師冤枉不敢為自己辯護的孩子,到如今能夠勇敢地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zhàn),他的每一點進步都來之不易,其中有他自己的努力,也有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明白了家庭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品德和能力。作為家長,我們要用愛去陪伴孩子,用耐心去引導孩子,用鼓勵去激發(fā)孩子。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