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渺宇宙和蝴蝶小魚,宏大敘事與日?,嵥?,哪一個是你所認為的世界真相?在賈田雪筆下,牡丹、芍藥、玉蘭、海棠、荷花、鳶尾,還有夾竹桃、彎子木,以及她的貓兒與蝶兒,在自然中競放,在畫室中流連,構成了一個自足自在的繁花世界,這世界靜默如花,又或曰靜默如畫。
賈田雪自小喜愛繪畫,涂涂抹抹,全憑興趣。也許正因為出生于藝術世家,年少青春的“90后”執(zhí)意擺脫父輩的影響,要以某種形式確認自我,不想按照別人以為的“自然而然”就選擇藝術,沒想到最終還是因為熱愛而走上了繪畫之路。這樣的一個曲折,讓賈田雪學會聽從內心的召喚,不去刻意回避別人的議論,只是努力做好自己。十年之中,從本科到博士,她接受中國畫的學院教育,得到家學及名師的指點,從臨摹經(jīng)典入手,將唐宋元明清乃至近現(xiàn)代大師作為手摹心追的對象,系統(tǒng)、全面地學習了中國花鳥畫的傳統(tǒng)技法,在校期間即以中央美術學院優(yōu)秀畢業(yè)生、作品入選重要展覽等方式顯露藝術才華。入職中央美術學院之后,她與學生一道寫生、創(chuàng)作,不僅積累了大量的創(chuàng)作素材,也嘗試著把自己的生活感受與筆墨技巧一道融入畫面,開始探索自己的個性面貌。
對這一代人來說,她們和父輩截然不同。成長于物質生活豐富、社會進步迅速的時代,她們沒有經(jīng)歷過物資短缺,但她們的吃苦體現(xiàn)在面對多元化世界里更多的不確定性,也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困惑。賈田雪閱讀、學習、周游世界;思考、創(chuàng)作、帶學生寫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自己的人生方位與價值所在,并力所能及地做好自己,服務家庭、貢獻社會。也許“90后”沒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卻以各自的方式在生活日常中發(fā)現(xiàn)意義、創(chuàng)造價值。
呈現(xiàn)在此次展覽中的60余件花卉作品,創(chuàng)作于2017年至2025年,勾勒出賈田雪花鳥繪畫的藝術面貌,也展現(xiàn)出這位青年藝術家的品性與修養(yǎng)。清新、淡雅、寧靜、靈秀,以花卉為代言,賈田雪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的藝術世界,透露著年輕的女性藝術家淡淡的溫情與溫馨,充滿了日常生活的幸福與滿足?;蛴晒诺湓娫~引動情思,拿起畫筆,繪就丹青,在畫室中閑情偶寄;或寫生歸來,將眼前所見搖曳之姿鋪陳筆下,也將美好心情付之色彩。謀篇布局,色彩筆法,皆不刻意、不做作,扎實的基本功不是束縛,而是稱手工具,只為表達自己的此刻感受,創(chuàng)造美的形象。細讀之下,賈田雪的畫中有“話”,頗多深意。她以“愿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還原女性形象,以花喻人,變成了宣紙上永開不敗的荷花,完成了歐陽修千年前的心愿;《清夏微風》《微涼》將目光聚焦于畫室、書案、茶幾、窗欞,貍奴憨姿,蝴蝶翻飛,透著細膩而敏感的女性情思。2021年和2023年的兩組《荷花寫生》,道盡荷花風姿,筆筆有來處,卻越來越有賈田雪的內在氣質與生動氣韻。2024年的《廣州印象》與“秋語”系列,將所見花卉盡收筆底。這兩年她有意拓展自己的花卉題材,不僅把各種經(jīng)典中的花卉都畫一遍,也包括前人所未見的南方花卉。
畫花、畫蝶、畫自己的愛貓、畫畫室書案,但賈田雪并未局限于閨房畫室,畫作中屢屢出現(xiàn)的書籍,透露出主人的興趣與學養(yǎng):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讀的是英文版,《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近幾年最為暢銷的美國自傳體勵志小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艾克蘇佩里的《小王子》、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在《林泉高致》中,郭熙提出,生在太平盛世,想要“茍潔一身”,不一定去隱居歸向大自然,借助好的山水畫,完全可以不下堂奧而坐窮泉壑。賈田雪則用花鳥畫表明了自己同樣的志趣——一花一世界,人生意義不必他求。她的創(chuàng)作技法日漸嫻熟,筆墨與技巧同步前行,步履從容而優(yōu)雅。
中國畫藝術存續(xù)了1000多年,新的千年將往何處走?未來的花鳥畫應該朝著什么方向前行?這個問題,答案本來就在年輕人身上。東西方融合的話題已經(jīng)留在了20世紀,中國畫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路徑,則需要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的親身實踐與不斷探索。賈田雪的花鳥畫創(chuàng)作回歸自身、回歸內在感受,以常用常新的中國畫技法技巧,去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的美好,去展示個體生命的幸福體驗,寧靜、平和、充足,靜觀花開,歲月靜好,將生活的真實日常,化為美好的藝術世界,帶給人們心靈的慰藉。
愿這個世界靜默如花,美好安寧。
(作者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