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那年的六一兒童節(jié),我登上舞臺,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鋼琴曲。表演結(jié)束,臺下掌聲如潮,那驕傲的滋味難以言表。
上四年級時,我從電視上看到中國鋼琴家郎朗在維也納大廳舉辦獨奏音樂會。他指尖流淌出的音樂,時而輕快靈動,像歡快奔跑的小鹿;時而舒緩柔和,似靜靜灑下的月光;時而激昂澎湃,如洶涌的波濤;時而婉約細膩,仿若溫柔的低語……我暗下決心:長大后也要到維也納大廳去演奏。
從此,我每天下午堅持到音樂教室練琴。開始,先練習指法。一個簡單的音符,我常常一練就是好幾天,手指肚也磨出了透明的小泡。一段時間后,我練熟了單手彈奏,又練習雙手配合。最后蒙著眼睛去找樂感。
練習不是最難的,難的是到了夏天,音樂教室里酷熱難耐。有一次,練琴時我熱得歪起了身子,正好被老師看到,“注意姿勢,不能東歪西斜?!崩蠋煹脑挏厝岬辛?,從此,我再也不敢馬虎了。
2020年春節(jié)期間,我由學校推薦,參加了“五蓮縣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演出,獲得了二等獎。
獲獎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上,我坐在一架鋼琴前,正在彈奏肖邦的《英雄波蘭舞曲》。臺下,掌聲許久未停。
老師小評
習作按照時間順序行文,讓讀者能清晰了解小作者學琴的歷程?!耙粋€簡單的音符,我常常一練就是好幾天,手指肚也磨出了透明的小泡”,將練琴的艱辛具象化。在描寫郎朗演奏時,更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音樂形象化,體現(xiàn)出小作者對音樂的細膩感受。
【作者系山東五蓮縣北京路小學六·1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李從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