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小學三(1)班的小動物們正在上數(shù)學課,知識淵博的大猩猩老師給小動物們出了一道數(shù)學思考題:
右圖是個大正方形,它里面的涂色部分是兩個小正方形,這兩個小正方形周長的和是60厘米。大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這可把小動物們難倒了,小動物們齊聲說:“大猩猩老師,這道題里只給出了一個數(shù)據(jù),沒辦法算出大正方形的面積呀!”
大猩猩老師笑了笑說:“可以算的。你們還記得正方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嗎?”
小豬說:“正方形的面積 邊長 × 邊長?!?/p>
大猩猩老師說:“是的。要求大正方形的面積,得先算出大正方形的邊長。大家想想,怎么才能算出大正方形的邊長呢?”
小兔說:“正方形的邊長 正方形的周長 ÷4 ,如果我們知道大正方形的周長就可以求它的邊長了,不過怎樣才能算出大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大猩猩老師說:“小兔的思路是正確的。下面大家來討論一下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小豬說:“題目只告訴我們陰影部分的兩個小正方形周長的和是60厘米,沒辦法算出這兩個小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多少?!?/p>
小兔說:“我發(fā)現(xiàn)最小的正方形的邊長與兩個白色長方形的寬是相等的,另一個小正方形的邊長與兩個白色長方形的長也是相等的?!?/p>
小猴說:“哦,我知道了,我發(fā)現(xiàn)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與這兩個涂色小正方形的周長的和是相等的。”
小豬說:“我看不懂,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小猴說:“我是利用平移的方法發(fā)現(xiàn)的。首先,把最小的正方形兩條邊平移到大正方形的邊上。然后,再把另一個小正方形的兩條邊平移到大正方形的邊上。這樣,兩個小正方形的邊就圍成了
這個大正方形。也就是說,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兩個小正方形的周長之和。如右圖:
小豬說:“我明白了,這兩個小正方形的周長之和剛好等于大正方形的周長。根據(jù)正方形的邊長 正方形周長 ÷4 ,可以算出大正方形的邊長是 60÷4=15 (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積 =15×15=225 (平方厘米)?!?/p>
大猩猩老師說:“說得非常好!平移法廣泛應用于解決圖形問題。圖形或者圖形的邊經(jīng)過平移后,其形狀、大小和方向都不會發(fā)生變化,使得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