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清晨,伏牛山區(qū)乍暖還寒。去年年底,已被宣布摘掉貧困鄉(xiāng)帽子的景河縣上河鄉(xiāng),掛在鄉(xiāng)政府大門口左邊的“市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舉報箱”像靜默的眼睛,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群。
鄉(xiāng)政府辦公室主任魏鎖站在鄉(xiāng)政府大門對面,目光不時掃向那個上鎖的舉報箱,面色凝重,眉頭緊鎖。他剛剛接到鄉(xiāng)長陳況的指示,要求他“安排靠得住的人緊盯舉報箱,發(fā)現有人投信要立即妥善處理”。
盡管他很不情愿,但還是花錢請來開鎖匠悄悄配了舉報箱的鑰匙,并對開鎖匠提出了保密的要求。
幾天前,市委脫貧攻堅專項巡察組進駐景河縣開展“縣帶鄉(xiāng)(鎮(zhèn))”專項巡察,縣、鄉(xiāng)(鎮(zhèn))都相繼召開了動員大會。一時間,全縣上下都緊張起來,上河鄉(xiāng)更是風聲鶴唳。作為鄉(xiāng)政府辦公室主任,魏鎖當然明白按照陳況的要求去做明顯是違規(guī)違紀的。但胳膊擰不過大腿,他只好安排辦公室的小朱和小牛去輪流盯著舉報箱,一見到有人去投舉報信就悄悄取出來交給他。
果然,沒過幾天,小朱急匆匆地跑進魏鎖辦公室,慌張地說:“魏主任,有人往舉報箱投信了!”魏鎖連忙起身,帶領小朱和小牛來到鄉(xiāng)政府大門外??吹街車鷽]人后,他讓小朱、小牛一人用身體遮掩,一人拿起事先準備好的鑰匙打開了舉報箱,取出了一個信封,然后又把舉報箱鎖上。隨后,三人趕緊回到了魏鎖辦公室。
魏鎖拆開信封,署名“張正義”的舉報信直接指出上河鄉(xiāng)扶貧資金去向不明、扶貧工作弄虛作假等問題。
“你倆在我辦公室等著。”魏鎖邊對小朱、小牛說,邊奔向陳況辦公室。
陳況一連看了兩遍舉報信,猛吸一口香煙,冷笑道:“這個張正義,真不知好歹。他的房子不給他修了。魏鎖,你派人盯著他,看他還有什么動作!”
張正義體弱多病,妻子是殘疾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一家人守著幾畝地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相當難,住的三間房子也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他們一家是村里第一批確認的低保戶。去年,按照扶貧政策,張正義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雖被批準,但一直未領到錢。他多次到鄉(xiāng)里扶貧辦去詢問,都被鄉(xiāng)里拿各種理由搪塞了過去。這一次,聽說市委派來巡察組,他滿懷希望地寫了一封舉報信投進了鄉(xiāng)政府大門口的舉報箱,向巡察組反映了自己危房修繕款未撥付的事兒??墒?,舉報信投出之后,如石沉大海。后來他接連在舉報箱又投了三封信,等來等去還是不見有人過問,于是,他認為專項巡察只是形式主義罷了。
一天,張正義和媳婦去鄉(xiāng)衛(wèi)生院看完病已是中午,去了一家牛肉湯館吃飯,每人要了一碗牛肉湯、兩個燒餅。旁邊桌的人正在閑聊:“這次市里專項巡察可是認真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扶貧資金去向是重點巡察內容之一。鄉(xiāng)長陳況這幾天很緊張,多次開會要求統(tǒng)一口徑,連大門口舉報箱都派人盯上了。”
張正義驚詫地合不上嘴,這才明白他一連投了四封舉報信都沒有什么動靜的原因了。張正義氣得猛然咳嗽起來,他媳婦慌忙站起來跑到他背后,用雙手拍打著他的后背……
一夜未眠的張正義第二天起個大早,如約來到市委巡察組的駐地,向巡察組組長反映了他知道的鄉(xiāng)政府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舉報箱可能存在貓膩的情況。
市委巡察組組長老趙也發(fā)現了問題。其他各個鎮(zhèn)的舉報箱都有反映存在問題的信件,唯獨上河鄉(xiāng)的舉報箱里,除了三封不痛不癢的信件外,一封反映實際問題的舉報信都沒有,老趙早就在心中打了個問號。這一下,老趙明白了個中緣由。他緊急召開了巡察組工作人員專題會,如此這般進行了安排。
下午,巡察組一名工作人員打扮成農民模樣,在鄉(xiāng)政府大門口左顧右盼了一會兒,走向舉報箱,把一個信封投了進去,然后徑直離開。
大約過了十幾分鐘,小朱、小牛鬼鬼祟祟地走過來,熟練地打開舉報箱,取出了剛剛被投進去的信封。就在他倆重新鎖上舉報箱準備離開時,兩名公安干警和幾名巡察組工作人員把他倆圍了起來。一名干警嚴厲斥責道:“你倆真是膽大包天!你們看看舉報信里寫的是什么?”在大家注視下,小朱打開信封,抽出一張疊折的打印紙,上面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任何違規(guī)違紀行為都將受到嚴肅懲處。
第二天上午,上河鄉(xiāng)傳開了一個消息:鄉(xiāng)長陳況和鄉(xiāng)政府辦公室主任魏鎖接到市委巡察組通知:接受組織調查!
從電話中知道消息的張正義站在村口,面向鄉(xiāng)政府方向,眉頭舒展開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這下,我們的日子有盼頭了!”他似乎看到了舉報箱仍靜靜地掛在那里,但這一次,它不再是靜默的眼睛,而是真正成為傳遞民生民意的“擴音器”,揭露群眾身邊腐敗問題的“照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