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肅寧縣窩北鎮(zhèn),靜靜矗立著一座穿越兩千多年的古城——武垣城。這里曾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燕國的邊塞要地,歷經(jīng)燕國武垣縣、東晉集寧縣、隋代河間縣的沿革更迭,最終在北宋楊六郎“牤牛陣”的傳奇中定格為肅寧之名。這里更因走出元代文狀元魏元禮、清代武狀元哈攀龍等才俊,被譽為“狀元之城”。
這座古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老咸菜。這種用蘿卜制成的傳統(tǒng)美食,承載著肅寧人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
咸菜的制作食用歷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古人為了保存蔬菜發(fā)明了腌制技術,武垣人在此基礎上不斷改良。傳說漢武帝南巡至此突發(fā)風寒,茶飯不思,偶遇后來成為其寵妃的鉤弋夫人獻上的白粥配自制咸菜,不禁胃口大開,拍手稱好。從那以后,武垣的老咸菜就進入宮中,成為皇家餐桌上的御用美食。
每年立冬時節(jié),武垣家家戶戶開始準備腌制老咸菜。老咸菜的做法如下:先將精選的蘿卜洗凈晾干,整整齊齊碼進大缸,然后撒上鹽倒?jié)M清水,再蓋上木板并在木板上壓磨盤大的石頭。這看似簡單的步驟藏著講究——重石壓缸能讓蘿卜充分吸收鹽分,經(jīng)過一整個冬天的沉淀,來年春天就能收獲脆爽的“咸菜”。
等到來年春分時節(jié),將腌好的蘿卜撈出來切成細條,鋪在房頂上。春風吹拂半月,蘿卜條失去水分變得干瘦,卻鎖住了最濃郁的咸香。最關鍵的是鹵制環(huán)節(jié):先將干蘿卜條倒入鍋中,然后向鍋中倒入陳年咸湯,用柴火慢燉,蘿卜條逐漸染上紅褐色,四十分鐘后關火燜上一夜,揭開鍋蓋就能看到色澤絳紅的蘿卜條,這也是“紅咸菜”的由來。
關于老咸菜還有個有趣的故事:末代狀元劉春霖進京趕考,中狀元后皇帝設宴款待,皇帝問他想吃什么御膳,不料這位寒門學子說的竟是“家母腌制的老咸菜”,眾官暗笑,皇帝大喜,稱贊其狀元之名名副其實。如今在肅寧縣,“老咸菜”還流傳著“狀元菜”的美稱。
老咸菜的吃法充滿智慧:最簡單的是與姜、花椒一同蒸熟,再撒上蔥花、淋上香油、澆點醋,酸香撲鼻;最豐盛的當是和五花肉同燉,肥肉吸飽咸香味,瘦肉浸透醬汁;最經(jīng)典的還是用老咸菜炒雞蛋,金黃色的蛋塊裹著絳紅色的咸菜,用其拌米飯、卷煎餅吃都是一絕。當?shù)厝顺Uf:“一碗咸菜配窩頭,寒冬臘月也暖胃?!?/p>
如今走進武垣城,雖看不見當年“牤牛陣”的烽火,但走在青石板的路上,仍能從家家戶戶窗臺上晾曬的老咸菜中,聞到那份傳承千年的煙火氣。這座古城用城墻訴說歷史,用老咸菜傳遞溫情,讓每個來訪者都能感受到:原來最動人的故事,就藏在尋常百姓的鍋碗瓢盆之間。
如果您來到武垣城,一定不要錯過這道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老咸菜。無論是原汁原味的清蒸老咸菜,還是咸香美味的老咸菜炒雞蛋,都能給您帶來獨特的味覺體驗,讓您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武垣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經(jīng)濟實惠又美味的飲食特色。
(河北 楊雪坦 江西 陸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