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雨天。我坐在窗前,聽著雨點打在樹葉上的沙沙聲,看著雨水順著玻璃窗蜿蜒流下。課業(yè)壓力并沒有讓我失去對美好時光的感知,反而讓我更珍惜這難得的片刻寧靜。
小時候,母親總說我是個坐不住的孩子,可現(xiàn)在我卻愛上了這樣安靜聽雨的時光。我想起語文老師所講的宋代文人筆下的雨意。那時,他們在疾風驟雨中感悟人生,在細雨綿綿里品味生活;而今天的我,何嘗不是在用同樣的方式,在雨聲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記得初中時,每逢下雨,我的心情也會變得灰蒙蒙的,無心學習,可現(xiàn)在卻覺得雨天反而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大概是因為雨聲能隔絕外界的喧囂,讓人專注于眼前的事物吧。我不再把雨天看作陰郁的象征,而是將其視為一種饋贈,一個讓心靈沉淀的契機。
窗外香樟樹的葉子在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向我訴說它的故事。它告訴我,成長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承受外界的壓力,同時保持自己的韌性。我想起鄭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他不只是在寫竹子,更是在告訴我一種處世的態(tài)度;又想起蘇軾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讀著這樣豁達的詩句,我似乎找到了一直追尋的心境。生活中遭遇的難過失意,都如這雨天一般,來了又去。遠處傳來柔和的雨聲,讓我想起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雨中品詩,別有一番滋味。
此刻,我沉浸在雨聲中,享受這難得的獨處時光。這也是成長帶給我的一個小小改變:學會在喧囂中尋找寧靜,在壓力中保持自我。
雨漸漸小了,檐角的水滴聲卻更加清晰。我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今天的感悟:只要有心留意,平凡的高中生活里,處處是詩意;緊張的學習時光中,也能尋得片刻安寧。
天邊透出一縷陽光,在窗臺上留下斑駁的光影。我想起那句“守得云開見月明”,不禁莞爾。是啊,無論是眼前的雨天,還是未來的遭遇,都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段風景。我們只要保持欣賞美好的心境,保持追求進步的熱情,但行前路,莫忘初心。
這場雨,給了我片刻的寧靜,也給了我繼續(xù)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