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曾經(jīng)全民打卡的Ins風(fēng)野餐也有退潮的一天?
一年前,我的朋友圈還在被“落日野餐”刷屏,最低配也得是草地、格子布、抹茶蛋糕,高配還得有仿藤餐盤、起泡酒、高腳杯。拍照3小時,吃飯5分鐘,收拾1小時,一頓操作猛如虎,只為出片唬一唬,可謂“精致到窒息”。
如今,風(fēng)向變了:格子布收起,塑料篷布鋪開;法棍沒了,大饅頭上桌;起泡酒不見蹤影,搪瓷缸干礦泉水正在興起……有人管這叫寒酸風(fēng)野餐,卻沒想到真正享受上了戶外的快樂。
“咱中國人就得有自己的野餐方式!”我老公的哥們是個露營愛好者,上周六又招呼大家去老地方野餐。第二天來到野外,只見他拿出一塊不知從哪淘來的尿素袋子、一個洗菜盆往地上一放,又從包里掏出幾根大蔥。他媳婦一邊打趣“今天咱搞土味局”,一邊從包里拿出烙餅、大醬、黃瓜、咸鴨蛋……“這咋還有暖壺?”我驚嘆道?!皻q數(shù)大了不得喝熱水嘛,保溫杯太小,我就去我奶奶家拿了個暖壺?!彼Φ馈?分鐘準(zhǔn)備完畢,我們大快朵頤起來,烙餅、大蔥和大醬,隨手一搭就是美味。
周一我跟同事聊起這事兒,一不小心炸出一個資深土味野餐愛好者。“00后”同事小澤說:“我經(jīng)常周末揣倆饅頭,背一壺水,去公園暴走,中午往草地上一坐,一邊曬太陽一邊吃饅頭,不要太爽?!痹诖蠹业恼痼@中,小澤繼續(xù)分享經(jīng)驗(yàn),“有時,我也會找?guī)讉€朋友去戶外打牌,男生都帶得很簡單”。我立刻競猜:“是不是人手一個塑料袋,里面不是涼菜就是涼面?”小澤瞪大眼睛說:“你咋知道!我們偶爾也會精致一把,帶點(diǎn)豬頭肉?!贝蠹夜笮?。
在好笑的窮酸梗中,年輕人開始告別“搬家式精致”,用實(shí)用主義暴打消費(fèi)主義,不再執(zhí)著于完美朋友圈,而是沉醉于“饅頭配清風(fēng)、黃瓜沾晨露”的輕松時刻:怎么舒服怎么來,無濾鏡、無擺拍,但有風(fēng)、有飯、有朋友。
編輯 蘇睿 / 美編 徐雪梅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