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清照作為宋代婉約詞派的突出代表,其詞作感情細膩,用詞清新淡雅,意境悠長。在她的詞中,“花”是極為重要且頻繁出現(xiàn)的一種意象。文章細致分析李清照詞中的“花”意象,探尋當中包含的豐富情感內涵,表現(xiàn)李清照在各個生命階段借由“花”傳遞出的感受,并分析“花”意象與李清照特有的女性視角、審美追求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以此來顯示“花”意象在她詞作中所具有的獨特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關鍵詞:李清照;“花”;意象;情感意蘊
分類號:I207.23
李清照詞中“花”意象的分類及情感內涵
梅花意象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梅花出現(xiàn)的頻率頗高,這顯示出李清照對梅花這一意象的偏愛。在她流傳下來的40多首詞里,提及梅花之處達10多首,包含著她諸多復雜的情緒體驗。
在少女時期,李清照的詞作中盡顯天真爛漫的生活意趣,此時的梅花意象亦被注入青春活潑的色彩。例如,《點絳唇·蹴罷秋千》中“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青梅”,既表現(xiàn)了少女天真羞怯之態(tài),又體現(xiàn)出李清照年少時的靈動純真。少女蕩完秋千之后,突然見到有客人前來,匆忙之中假裝嗅青梅以掩飾自己的羞澀?!扒嗝贰边@一意象與少女的形象相互映襯,營造出一種清爽自然之感,充滿青春的活力。
婚后,李清照同趙明誠感情篤厚,但丈夫忙于仕途,二人相聚之時頗少,彼時,梅花這一意象頻繁被李清照用以寄托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例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雖未提及梅花,但詞里的相思之意和梅花所表達的意思有相通之處,“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句,對遠方愛人的思念恰似梅花于寒冬獨自綻放時的孤寂。在《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中,有“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這樣的詞句,詞人細致刻畫了梅花含苞待放的姿態(tài),委婉地表達出對丈夫真摯深沉的感情,其中還隱含著希望夫妻團圓的想法。
南渡之后,李清照遭遇諸多重創(chuàng),如國破家亡、丈夫離世等,此時她筆下的梅花更多象征其悲慘境遇與孤高堅毅品格。例如,在《清平樂·年年雪里》中,“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早年“常插梅花醉”的歡喜和如今“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的哀愁對比鮮明,梅花見證她生命的起伏。這里的梅花既是她個人命運的映照,也是她身處逆境堅守本心、孤高倔強精神的表現(xiàn)。
菊花意象
在李清照的詞作中,菊花占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李清照的情感天地緊密相連。在傳統(tǒng)文化中,菊花象征著高潔、隱逸、長壽等。李清照卻給菊花注入了更多女性化的感情內涵。
早期,李清照在《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中寫道:“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痹撛~寫于重陽節(jié),那時李清照同趙明誠分隔異地,她獨守空房。詞人講述重陽節(jié)獨自飲酒賞菊一事,營造出凄涼孤寂的氛圍。“人比黃花瘦”一句將詞人飽受相思之苦而消瘦的形象比作西風中搖曳的纖弱菊花,真切地表達出她對丈夫濃濃的思念之情。這里的菊花還象征高潔品質,是她抒發(fā)閨閣相思哀愁的載體,體現(xiàn)出女性在愛情里細膩的情感和強烈的眷戀。
南渡之后,李清照的生活陷入困境,此時菊花這一意象更多被用以顯示她經逢國破家亡后的愁苦悲戚。例如,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中,“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地上鋪滿殘菊,一片枯萎凋零之態(tài),如實反映出李清照當下的凄慘境遇。往昔喜愛賞菊之人,現(xiàn)今目睹這些殘敗菊花,滿心皆是國破家亡、丈夫離世后自身孤苦伶仃的哀愁。菊花不再象征著美好事物,而是化作她內心痛苦的外化形式。于此,讀者可察覺她晚年生活的孤寂無依,以及她在精神上遭受的巨大磨難。
荷花意象
在李清照早期詞作中,荷花意象出現(xiàn)得頗為頻繁,這一階段的荷花通常帶有青春、歡暢等特征。以《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為例,詞中寫道:“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边@些詞句描繪了李清照少女時期的游玩經歷:在溪邊亭子里游玩賞景直至日暮,醉意朦朧之中連回家的路都忘卻,盡興而回時,小船誤闖進荷花叢的深處,一番爭搶般地劃船前行,驚起了岸邊休憩的一群鷗鷺。此處對“藕花深處”的刻畫營造出一種充滿生機活力的景象,層層疊疊的荷葉以及盛開的嬌艷荷花,恰好映襯出詞人年少時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此時的荷花便成了她少女時期純真爛漫的標志,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對青春歲月的贊美,詞句之間洋溢著蓬勃的朝氣。
在《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中,詞句“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描繪荷花即便已至蓮子成熟,荷葉老去之時,仍然展現(xiàn)出自然之美。詞人借刻畫秋景中的荷花、蓮子、荷葉等物,表達出自身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隱約透露出一絲對光陰流逝的輕嘆。在這首詞中,荷花既是自然景觀的象征,又是詞人內心寧靜與愉悅情緒的載體。
海棠意象
在李清照的詞中,海棠意象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不多,但獨具特色?!度鐗袅睢ぷ蛞褂晔栾L驟》中有言:“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痹~人借與卷簾人的對話,體現(xiàn)出她對海棠命運的關注。“綠肥紅瘦”生動地描繪出雨后海棠綠葉繁茂而紅花凋零的景象,借著海棠的這種變化,詞人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消逝過快的感受,也抒發(fā)了對時光流逝、芳華難再的惋惜之情。這里的海棠成為她嘆息歲月如梭、容顏老去的情感寄托,也表現(xiàn)出她細膩的情感和敏銳的感知力。
桂花意象
在李清照的詞中,桂花地位頗為獨特,她對桂花的喜愛之情不加掩飾。例如,在《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中,她寫道:“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痹诶钋逭湛磥?,桂花顏色淺淡,身姿輕柔,香氣悠長,并不依靠艷麗色彩吸引目光,卻稱得上是“花中第一流”,這般表述直白地顯示出她對桂花的敬重之意。桂花低調而含蓄,憑借自身的香氣超群,正符合李清照所追尋的人格特點。她經由桂花傳遞自己不慕虛榮、堅守操守的人生態(tài)度,也流露出對自身才學價值的堅信。
“花”意象與李清照人生際遇的關聯(lián)
少女時期:生活中的天真爛漫與花的清新意象表達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成長于書香門第,家庭氛圍寬松、自在,她可以盡情享受生活之美并展現(xiàn)出天真的性情。彼時,她詞作里的“花”意象充滿清新自然、活潑靈動的特質,如《點絳唇·蹴罷秋千》中的“青梅”和《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中的“藕花”。它們鮮活地描繪出她青春時期的幸福純真模樣。這些“花”的意象真實體現(xiàn)了她的少女生活,亦表現(xiàn)出她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之情,透露出一種自由自在,朝氣蓬勃的生命姿態(tài)。
婚后時期:相思閑愁與花的細膩情感表達
李清照與趙明誠成婚后,兩人情投意合,度過了一段美妙閑適的時光。然而,由于趙明誠的仕途奔波,他們常常分隔兩地,這讓李清照飽嘗相思之苦。在此期間,她詞作中的“花”意象常被用來寄托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如《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和《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詞中的梅花意象。她憑借對花細致的刻畫,融入自己內心深處的相思哀怨,體現(xiàn)出女性在愛情面前細膩而敏感的心思。這些“花”的意象也就成為她傳遞夫妻真摯情感的重要媒介。
南渡之后:國破家亡之痛與花的悲涼意象表達
靖康之變后,李清照遭受了國破家亡的深重災難,丈夫趙明誠離世,她孤身一人漂泊到江南,生活陷入極度窮困。這一時期,她詞作里的“花”意象充滿悲涼與哀愁,如《清平樂·年年雪里》中的梅花和《聲聲慢·尋尋覓覓》中的菊花。這些“花”不再是美物的體現(xiàn)者,而是她悲慘處境和痛苦心靈的寫照,反映出山河破碎、家庭離散后她的孤獨、無助與絕望,也表達出她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這些“花”的意象蘊含著她濃厚的家國情懷和身世之悲。
“花”意象與李清照女性視角及審美追求的聯(lián)系
女性視角下“花”意象情感表達的獨特性
作為女詞人,李清照以獨特的女性視角為“花”這一意象注入了獨特的情感內涵。與男性詞人相比,她更注重內心細微情感的抒發(fā),并善于從女性的生活體驗出發(fā),將自身情感與“花”緊密相連。在她的詞作中,“花”不僅是自然景物,更是女性情感的寄托。例如“人比黃花瘦”一句,生動地描繪了因思念而消瘦的形態(tài),這種細膩的情感表達只有女詞人才能深刻體會并刻畫得如此真切。她借助“花”的意象展現(xiàn)了女性在愛情、婚姻、生活中的種種情感,使詞作中的情感更加真實、動人且富有感染力。
“花”意象中審美追求的表現(xiàn)
李清照詞中的“花”意象彰顯出她獨特的審美追求。她偏愛形狀小、顏色淺、香氣淡的花卉,如梅花、菊花、桂花等。這些花兒雖不張揚、不艷麗,但別具韻味與天然美,與她崇尚清新自然、高雅脫俗的審美情趣相契合。在描寫“花”時,她重點挖掘花的深層特性與精神內涵,借贊美花來表達她對高潔品格的追求。李清照稱贊梅花傲雪凌霜、桂花質樸淡雅,這些都體現(xiàn)出她不甘人云亦云、堅守內心的審美態(tài)度,使她的詞作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高雅的審美格調。
李清照詞中的“花”意象頗為豐富,蘊含著濃厚的情感意義,這和她的人生境遇緊密相關,亦體現(xiàn)出她獨特的女性視角與審美追求。從少女時代的天真爛漫,到婚后飽受相思之苦,再到南渡之后承受的國破家亡之痛,“花”意象貫穿了她的一生,成為她抒發(fā)內心情感的重要載體。通過對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桂花等不同“花”意象的剖析,人們能體會到李清照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崎嶇的人生軌跡。這些“花”的意象既彰顯出李清照卓越的藝術造詣,又蘊含著深沉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對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花”的意象可稱為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值得人們深入鉆研并用心品味。
參考文獻
[1] 何時清.論李清照詠梅詞的典型范式及其意義[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5,24(1):44-50.
作者單位:四川西南航空職業(yè)學院
作者簡介:程歡,重慶人,本科,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信息化教學、產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