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杰斐遜紀念堂在華盛頓落成。幾年后,外墻便出現(xiàn)了斑駁的痕跡,還伴隨著裂紋。維修專家組經(jīng)過分析認為,出現(xiàn)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清潔工沖刷建筑物表面的清潔劑,對建筑物造成了腐蝕。那對癥下藥直接處理腐蝕就好了。而其中一位專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問題,為什么紀念堂需要經(jīng)常清潔?答案是這里鳥糞非常多。專家繼續(xù)追問,為什么此處鳥糞多?答案是此處蟲子多,鳥兒都來覓食。顯然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蟲子多?因為建筑物正中穹頂之下是巨型的杰斐遜整身雕像,此處毫無遮擋,光照充足,非常適于昆蟲生長。問題的根源找到了,那如何能讓鳥兒不來這里覓食?自然就是減少蟲子的數(shù)量,想減少蟲子的數(shù)量,最實用的辦法就是減少光照。那給紀念堂裝上窗簾不就好了嗎?問題就這么簡單地解決了。
所以說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抓住根本的問題。著名思想家約翰·杜威上小學時,學校搬到了新校舍,這里蚊蟲非常多。老師讓學生們帶工具除蚊,學生們帶什么工具的都有,基本都是各種拍子,而杜威卻帶了一把鐵鍬。同學們都笑話杜威,杜威并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只有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事實證明也是如此:之所以這里蚊子如此之多,是因為雜草太多,除蚊的關鍵不是打蚊子,而是除草。
治標不治本,問題自然解決不了,想要徹底解決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耐下心來追根溯源。
(鄒偉摘自2025年2月28日《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