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短視頻在各大網(wǎng)絡(luò)爆火,短短幾天,播放量、轉(zhuǎn)發(fā)量及點贊量都在10萬以上,大家都被短視頻中老人敏捷的思維、矍鑠的精神、硬朗的身體所折服。
據(jù)了解,短視頻中的老人名叫劉炳振,出生于1919年,今年已106歲高齡。據(jù)老人講,他1952年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到1997年退休。不過退休后,他又被重新聘請,一直工作到80歲。許多網(wǎng)友以為老人已到耄耋之年,總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享閑時光”了吧!然而,網(wǎng)友們又一次想錯了。在82歲時,老人竟然報名上了老年大學,繼續(xù)學習新知識……
如今,作為百歲老人的劉炳振,平日里不僅熟練操作電腦,打字寫文章,而且還迷上了畫畫。據(jù)劉炳振的孩子講,父親的畫作非常搶手,畢竟獲得百歲老人的墨寶實屬難得,誰不想跟著沾沾福氣?那么,劉炳振是怎樣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并且還耳聰目明、身體硬朗的呢?探究其長壽秘訣,可以總結(jié)為12個字:“體有所勞,神有所托,豁達大度。”
所謂的“體有所勞”,據(jù)劉炳振講,就是平日里一定要盡可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不能因為年紀大了,就習慣性“躺平”。劉炳振說,自己從12歲就開始當學徒,勞苦了一輩子,平日里難得有閑下來的時候。不過,就算真正有了空閑,他也根本閑不住,最主要是“閑下來總想找點事干”。
勞累了幾十年,終于等到退休了,家人都以為老人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蓜⒈癫贿@么想,他又跑回原單位接著發(fā)揮余熱,一干就干到80歲。正因為平日愛勞動,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老人稱之為“小勞”,所以老人的身體狀況一直保持得不錯。
對于“神有所托”,劉炳振表示,就是一個人精神上要有所寄托。許多人退休后,精神也跟著松懈下來,對什么事情都失去了興趣,這是最大的忌諱。老人建議,退休后空閑時間多了起來,此時,不妨養(yǎng)養(yǎng)花、種種草,或者養(yǎng)養(yǎng)寵物,比如一只小貓或一只小狗,或和老朋友一起垂釣,等等??傊?,一定要學會讓自己老有所樂,精神上有所寄托。
劉炳振講,自己退休后,就一直在學習畫畫和打太極拳。他覺得,畫畫不僅讓自己找到了精神支柱,而且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生活品質(zhì);而打太極拳,則讓他在強壯身體的同時,還交到了朋友。
而對于“豁達大度”,劉炳振解釋為任何事情要看開看淡。老人講,自己一輩子不與他人計較,遇事從來不往心里去,也不會生悶氣,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如此,才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