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20多年前,我剛入職,血氣方剛。
第一屆高三,我與學生同甘共苦。每次學生考試,我都替他們捏一把汗,感覺有勁使不上。
有一次,我和學生分享了這種心情。學生笑著說:“老師,反正捏了一把汗,不如陪我們一起考嘛?!?/p>
我嚇了一跳。我是老師,老師陪學生考試,這太荒誕了。我才不干呢。
學生又說,誰規(guī)定老師不能陪考? 一個游戲而已,好玩嘛。
請注意,不是誰的強迫,雖然學生笑著邀請我參加,但我有絕對的自主權選擇Yes或者No,這是最重要的。
因為好玩,我最終接受了學生陪考的邀請。但我和他們約法三章,這個游戲必須保密。
那以后,學生歷次模擬考試我都參加了,還把我的卷子和學生試卷裝訂在一起,享受和他們競爭的快樂。
有一次,老師們在批改到我的卷子時, 嘖嘖贊嘆,大聲朗誦我的作文,恨不得馬上就把試卷拆開,好把這個才華橫溢的家伙揪出來,看看是何方神圣。我嚇得大氣也不敢出,像一個犯錯的孩子,生怕被他們戳穿。
因為我的無聊,增加了老師們的負擔,浪費了他們的感情,還有表露出來的年少輕狂、放縱不羈的味道。
有一次老師們實在忍不住摳開了密封,卻發(fā)現那卷子上沒有名字…… 再后來,老師們知道怎么回事了,沒人說好也沒人說不好,任年輕人折騰。很多年后,我才明白,讓年輕人有自己的沖動和荒唐,非常重要。
而且通過多次同考我發(fā)現,基礎知識我和學生差不多,現代文閱讀沒有很多學生好,但文言文和作文我的優(yōu)勢很大,雖然很多學生想超過我,但都未能如愿。最后一年我離開這所學校時,我考了129 分,學生最高考了127 分,我很快將被學生超越。
老師主動考的好處是,所有的孩子都一心一意地想要擊敗老師,這成了孩子們共同拼搏的動力。在這種較勁中,孩子們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我也絲毫不敢大意,記得那篇后來選入教材的《鳥人》,就是我的考場作文。
還有一次是學生出卷子考我。
有天我看到一句名言:“老師和學生的唯一區(qū)別就在于,老師手里有答案,學生手里沒答案?!蔽矣X得有趣,忍不住就在班上說了這句話。學生們哈哈大笑,緊跟著幾個孩子開始擠眉弄眼。我隱隱一驚,有一種“不祥之兆”。
很快孩子們就行動了。他們想成為手中有答案的人,同時把我變成手中沒答案的人。答案對老師意味著什么,大家心知肚明。
那些剛參加自主招生的孩子自告奮勇,很快炮制了一份試卷——以自主招生的題目為藍本,這下手太狠了。然后,請語文課代表工工整整地謄寫好,標好分值。最好玩的是,試卷上還有注意事項和警示標志,讓我用人格擔保不要翻看資料。
試卷出得也不乏溫情,因為文言文比較復雜,孩子們便在姓名下加一條橫線,表示這是人名,非常人性化。
拿到這份試卷時,正好是我最忙的時候,一時竟沒有空,但我是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的。我一定要滿足孩子們的愿望,讓他們享受一次拿著答案裁決別人“生死”的快感。
后來終于找了一個晚自習,我告訴學生,我開始答題了,請他們幫我計算時間。
試題都很怪。比如,“某位皇帝出游出一上聯(lián):炮堆鎮(zhèn)海樓。有人對:煙鎖池塘柳。你認為對得如何,請鑒賞之?!?/p>
再比如,“請用你年齡之內的字數描述你到現在的人生”。我懷疑這道題的潛臺詞是,人生和閱歷有關,年齡越大,閱歷越多,所用的字數自然也就越多。
默寫中,還有《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等現代名篇。這幾乎就是搶著扣分?,F代文誰能夠默寫得一模一樣啊,孩子們?
作文有兩道。第一道:請打開你的手機,找到通訊錄中的倒數第二個人,以此人為主要對象寫一篇短文。
這道題很精彩。本意應該是考查我們對不夠熟稔的人,是否也能抓住特點,寫出他們的個性神采。進而提示我們,關注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但是手機通訊錄中的倒數第二個人,未必是我們不太熟稔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已經忘記了的人。這是此題的一大遺憾。
第二道:閱讀導語,按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座大學堂,在其中我們可以領略到人生的奇特魅力。人們常對人生有著深刻的認識。然而,除了人生,我們還可以寫什么?我們的寫作已被釘死在所謂的人生框架里了嗎?我們再也寫不出其他了嗎?”
請以“不談人生”為基礎,寫出你對導語及其他感悟的認識,禁止出現“人生”一詞,出現一次扣5 分,扣完為止。
此題簡直精彩絕倫,當時,我都傻了。想想看,誰沒有被釘死在人生的框架里? 只要是人, 就有人生,無論高歌猛進,還是淡泊寧靜,都是人生。我們的寫作,除了人生還可以寫什么,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
終于做完了,我忐忑不安地交卷。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幾天之后,學生終于批閱完我的試卷。我嘗到了做試卷的痛苦,他們也嘗到了批閱試卷的痛苦,我們兩清了!但他們下手也忒狠了,試卷中所有的錯別字都扣分了,以致我最終只考了107分,創(chuàng)造了我考試史上的得分新低。
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師生轉換,意義重大。為了讓孩子們開心,我們有什么可怕的呢?
(晨湘摘自“王開東”微信公眾號,范李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