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三角形天臺盆地的頂角出口,自古有歧路。一歧是沿我奶奶娘家烏漏溪而上的官道關(guān)嶺,另一歧是沿我家鄉(xiāng)左溪而進的山道菖嶺,所以在“百戶為里,五里為鄉(xiāng)”的唐宋時期,這一帶就叫兩歧里。兩歧之間山巒起伏多是青峰,正中一座巖峰卻粗糙得像海邊礁石,呈長方形傾斜狀,酷似一只撲著的大畚斗,自然也像北斗星中的斗。歷代文人在族譜中都稱之為魁星巖,說它主宰著一方水土民眾的文運。有古詩《魁星拱秀》云:
魁星巖峙炫奇觀,狀貌昂藏浩氣攢。
仰手摩天星斗動,筆尖高插五云端。
也許蕓蕓之中真有地靈人杰,這方水土自古文才輩出,當代還出了一位世界級文化名人金耀基(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至于其他院士博士碩士比比皆是。
這巖峰下面也是滿山草木,只是頭部無毛而已,就像一個人的癩頭,所以當?shù)乩习傩斩嗖唤锌菐r,卻叫癩頭巖。
這癩頭巖流傳著一種人類起源的遠古神話,奶奶親口傳給我,載入《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天臺縣卷》第一篇,大意是遠古時代每到冬季天上就落下小麥粉,東海邊的人們吃不完也不給外來討飯婆吃,只有兄妹兩個肯施舍。這討飯婆其實是天上王母娘娘下凡來試人心的,她叫兄妹倆等會做大水就趕緊坐進石臼里。兄妹倆還不相信就不見了討飯婆,黑風黑雨嘩嘩而來,嚇得急忙坐進門前的石臼里。天下突然做大水,淹沒了整個人類,只有那石臼變成了船漂浮起來。兄妹倆坐在船上漂了好幾日,才見到一座礁石上天生一個吊船樁,就把船系了樁爬上岸。大水退后好久還是沒有其他人,人類可不能絕,兄妹各拿一片石磨從癩頭巖上往下滾,結(jié)果那兩片石磨從山頭骨碌碌滾到山腳,竟然“啪”的一聲合在一起了,可見天意該合。于是,兄妹成婚,再發(fā)人類,只是天上落下的小麥粉此后都變成了白雪。不信,就請你去看看癩頭巖上吊船錨樣的天然石筍吧!聽,今有癩頭巖南邊山下的左溪村歌這樣唱——
你是大水后癩頭巖上吊船錨,你襪子出彩喊一聲出山往外銷。
白雪又變回小麥粉了,左溪船搖出燦爛前景無限好……
左溪是名山天臺和天姥的分界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短炫_山方外志卷山源考》載“天姥是天臺西北干也,北以黃杜,南以左溪,界水極分明”。南朝謝靈運在伐木開徑出關(guān)嶺官道之前就曾南游臨??ぃ?jīng)過左溪岙菖嶺山道,寫下詩句“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同時寫下一篇《天姥山游記》(已佚),現(xiàn)僅存《游名山志》中一個詞條“天姥山上有楓千(十)余丈,蕭蕭然”,今左溪西岸金耀基祖居旁仍有一株豆腐桶般粗的大楓樹矗立可歌。
左溪西岸的大山比東岸的癩頭巖還要高大得多,頭部連排著三個弧形巖峰,每天最早被朝陽映紅,像一個頭頂兩旁梳著發(fā)髻的古代新嫁髽女,歷代舊志記載天姥“山狀如髽女,因名”?!绑樑碧淦В习傩罩唤写笊筋^,我就聽慣了父母吆喝“大山頭日頭紅辣辣,還不快起來做生活”,從小時候的牽牛拔草直到長大后的出門賣襪。
左溪襪業(yè)起步于上世紀80 年代初,村民們開始從外地買進廢品襪,經(jīng)過簡單修補加工成正品襪,再轉(zhuǎn)賣到全國各地。新世紀以來,當?shù)卣趦善缏房?04 國道旁建起國際襪業(yè)城,使左溪襪業(yè)從“生產(chǎn)之地”蝶變成“銷售之地”,前景非常美好。
癩頭巖上的天然石筍吊船樁上大下小、上彎下直,也像一只倒立的靴子,所以又叫倒脫靴。傳說早先某年本地姜仙公見人間瘟疫流行,便上天去偷仙丹來解救,被太上老君發(fā)現(xiàn)了就變成一只蒼蠅飛走。太上老君慌忙脫下一只靴子擲過去,沒擲著蒼蠅,卻落到癩頭巖上倒立著,被人們叫作倒脫靴;太上老君擲靴時碰翻了仙桌上的墨水,灑下來變成了傾盆大雨,在癩頭巖北面山下沖出了一條山坑,被人們叫作墨坑。再說姜仙公把從天上偷來的仙丹泡成藥水,投放到水井里。老百姓喝了墨水樣的井水不但病好了,子孫后代還多出有墨水的文才。
上世紀80 年代初,我曾駐村墨坑,發(fā)現(xiàn)村民還特別窮。發(fā)展襪業(yè)之后,經(jīng)濟就搞活了,新世紀以來全村農(nóng)房改造,家家戶戶住上別墅,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xiāng)村。村干部請我回去寫村歌,我感慨萬千,情不自禁哼起來:“癩頭巖唱響我山高水長,墨坑畔盛開那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