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qū)堵城鎮(zhèn)大莊村,矗立著一座意義非凡的新四軍烈士紀念碑。它雖有著明確的姓氏指向,卻在歲月長河中,始終未能銘刻下烈士完整的姓名。這座紀念碑,是為了紀念一位為解救李家岺百姓而英勇獻身的新四軍烈士所建,碑上“新四軍林翁公烈士永垂不朽”12個金色大字,在日光下熠熠生輝,訴說著一段壯烈的往昔。
這段歷史,在大莊村70歲以上老人的講述中代代相傳。73歲的李靜安老人,便是這段歷史的講述者之一。
1940年正月初二,陰霾籠罩著大莊村李家岺。駐團風和黃州的上百日軍,將李家岺團團圍住。他們挨家挨戶地搜查,聲稱有共產(chǎn)黨新四軍藏匿于此。一番搜索無果后,日軍惱羞成怒,將李家岺男女老少共兩百余人,驅(qū)趕到打麥場。日軍嘶吼著:“新四軍的站出來,快快地站出來!”吼聲震得人心惶惶,卻無人回應(yīng)。
日軍見狀,愈發(fā)瘋狂,將李達山夫婦及十幾人拖出,用馬鞭抽打,厲聲逼問:“交出新四軍!”面對皮鞭的抽打,百姓們咬緊牙關(guān),一問三不知。殘暴的日軍竟動用重刑,用刺刀割下李達山愛人鄭氏的乳房。鄭氏痛苦地在地上翻滾,鮮血四濺,凄慘的呼喊回蕩在村子上空。然而,即便遭受如此慘無人道的暴行,村民們依舊守口如瓶。
一無所獲的日軍暴跳如雷,架起機關(guān)槍,惡狠狠地吼道:“不交出新四軍,就把你們統(tǒng)統(tǒng)打死!”千鈞一發(fā)之際,新四軍林隊長挺身而出。他毫不猶豫地從跪地的人群中站起,拍著胸膛高呼:“我就是新四軍!”林隊長身材高大健壯,眼神中透著堅毅與果敢,豐富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讓他在此時也毫不畏懼。百姓們望向他的目光中,滿是崇敬與感激。
林隊長的出現(xiàn),讓日軍一時慌了手腳。他趁敵人慌亂之際,拔腿向西邊奔跑。日軍用步槍射擊,卻因他靈活的走位而屢次落空。日軍頭目氣急敗壞,瘋狂叫嚷:“快用機槍打,快用機槍打!”林隊長跑出100多米后,最終還是被機槍子彈擊中。李家岺的百姓們,看著這一幕,心如刀絞。是林隊長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200多人的生存。
日軍離去后,李靜安的姑父陳永青等人,將林隊長安葬在他犧牲的地方。由于人們只知道他是林隊長,不知其真實姓名,這座有姓無名的新四軍烈士紀念碑,便成了后人緬懷他的寄托。
李靜安、李十足等老人回憶,早在50年前,他們就有了為林隊長立碑的想法。但當時既無人牽頭,又缺乏資金,此事便一直擱置。如今,大莊村走上了富裕之路,實現(xiàn)了小康。村里幾位老板和李家岺李姓家族修建了李氏宗祠,祠堂內(nèi)陳列著眾多具有歷史意義的資料和圖片,成為教育后代的重要場所。
2021年初,老人們再次提出為林隊長立碑。他們說,是林隊長的犧牲,換來了李家岺的今天,沒有林隊長,就沒有鄉(xiāng)親們的幸福生活。這一提議,得到了全塆人的一致贊同。
這座紀念碑高5米,占地兩畝。碑的中間和周圍栽種著象征著堅韌與永恒的松樹和柏樹,地面全部水泥硬化,四周砌起半人高的青磚圍墻,莊嚴肅穆。2021年清明節(jié),紀念碑建成并舉行了隆重的揭碑儀式,黃州區(qū)新四軍紅色文化研究會、退役軍人事務(wù)局工作人員敬獻了花籃,表達對烈士的崇高敬意。
2022年3月5日,村黨支部將1945年8月19日犧牲的新四軍李振腰烈士、1944年犧牲的新四軍吳祖純烈士的墓碑遷移至此。這里不僅是對林隊長的緬懷之地,也成為大莊村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
(責任編輯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