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八閩大地暖意涌動。武警福建總隊各支隊組織官兵深入學校、社區(qū)和老兵家中,開展“雷鋒精神代代傳”主題活動。橄欖綠的身影穿梭在駐地大街小巷,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軍民魚水深情。
紅歌嘹亮育新苗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在泰寧縣實驗小學的課堂上,稚嫩的童聲與鏗鏘的軍歌交織成春日暖陽下最動人的樂章。某中隊副中隊長嚴道浚帶領雷鋒小分隊走進校園,與50余名師生共唱經(jīng)典歌曲。當最后一個音符落下,這位兵哥哥老師隨即開啟“故事時間”。
“大家知道雷鋒叔叔的棉衣,為什么總是補丁摞補丁嗎?”嚴道浚用一個個生動故事,串聯(lián)起雷鋒精神的脈絡——從為戰(zhàn)友縫補衣物到冒雨護送老人,從捐款支援災區(qū)到寫下“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誓言。四年級學生肖蕓禾聽得格外專注,他說:“我爸爸是一名退役軍人。我長大后也要像雷鋒叔叔那樣,把溫暖送給需要幫助的人!”
勛章閃耀映初心
活動期間,雷鋒小分隊走進駐地抗美援朝老兵張正明家中,向這位99歲的老英雄表達崇高的敬意。橄欖綠身影在老人家中忙碌著,整理房間、擦拭家具,經(jīng)過一番精心打理,老人的房間變得窗明幾凈,洋溢著溫馨祥和的氣氛。
官兵們圍坐在老英雄身前,聆聽老英雄講述那段槍林彈雨的抗戰(zhàn)歲月。老英雄胸前的斑駁軍功章在燈光下閃耀,與年輕官兵崇敬的目光交相輝映。此刻,歷史的榮光與未來的希望緊密相連。
“幫老英雄擦拭軍功章時,仿佛觸摸到了歷史的溫度。”警士熊柏洋感慨道:“聽老英雄講述抗美援朝中‘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崢嶸歲月,讓我對軍人使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軍民攜手譜新篇
雷鋒小分隊聯(lián)合駐地城鄉(xiāng)建設和交通運輸局巾幗志愿服務隊走進社區(qū)。官兵們與志愿者默契配合,清掃街道,規(guī)范停車區(qū),開展垃圾分類知識科普活動。
“沒想到小戰(zhàn)士講解環(huán)保知識,不僅專業(yè),手還很巧!”社區(qū)居民李阿姨端著熱氣騰騰的桂圓茶擠進人群,“孩子們歇會兒,喝口熱茶暖暖身子!你們的環(huán)保課堂有意思,我家那堆快遞盒可有去處了。”應李阿姨請求,上等兵趙士順帶著工具上門,幫李阿姨把積攢的紙箱現(xiàn)場改造成為多功能儲物架。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能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一起的時候才能有力量。官兵們把雷鋒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自己所能與人民群眾所需結(jié)合起來,樹立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良好形象。”三明支隊政治工作處主任黃志明如是說。
(責任編輯:潘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