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軍第四師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決定退出淮上根據(jù)地,跨過津浦路向東挺進,開辟淮北解放區(qū)。
為減輕部隊行軍作戰(zhàn)的負擔(dān),旅首長決定我們十旅休養(yǎng)所的100多名工作人員和300名傷病員全部留下,在津浦路西的皖北地區(qū)就地治療,堅持斗爭。
臨別時,旅首長對我們說:“同志們都是黨的好戰(zhàn)士,相信你們無論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照顧好傷員,治好他們的傷。我們一定會回來接你們的。同志們要堅持住??!”
主力部隊轉(zhuǎn)移后,敵偽開始頻繁“掃蕩”,我們只好化整為零,編成20個小組,逐漸向北移動,最后疏散到徐州南邊一帶的平原地區(qū)。
看護班長劉長發(fā),調(diào)劑員李小青,看護員宏永明、楊成材和我編為一組,負責(zé)照料12名傷員。傷員中有位團長叫史富材,右臂負傷,是我們特地“聘請”的組長。
史團長是老紅軍,高個頭,壯身板,性格豪爽,困難再大也不悲觀,再難辦的事他也能想出招數(shù)來。他的口頭禪是:“咱還要看共產(chǎn)主義哩!”
一天,我們轉(zhuǎn)到一個村莊外邊的麥地里,有幾名傷員病情惡化,不能再走了。班長把我叫到身邊說:“小明子,進村去看看能不能找個住的地方?!?/p>
我接受任務(wù),悄悄溜進村東頭一戶老鄉(xiāng)家。這家只有姓王的大爺一個人。我講明身份后,王大爺緊緊拉著我的手說:“我是抗屬,咱們是一家人。”他忙著給我倒水、拿干糧,然后坐下來介紹情況。
原來,這個村叫小王村,是游擊區(qū)。最近,日偽加強了“掃蕩”,碉堡已經(jīng)修到村西十幾里的地方,還抓走了村里絕大部分年輕人。游擊隊也不能公開活動。
根據(jù)這些情況,王大爺說:“沒負傷的同志分在各家住倒行,新四軍剛走,地主老財還不敢作惡,再說咱也能保好密。就是掛彩的同志住進村不安全,炮樓的鬼子說不準(zhǔn)什么時候就來?!?/p>
最后,王大爺讓我先回去,他再到幾家“堡壘戶”商量商量。所謂“堡壘戶”,就是有覺悟的群眾,敢舍生忘死隱藏和保護共產(chǎn)黨干部、人民子弟兵的住戶。
我?guī)Щ赝醮鬆斀o的干糧,把情況向史團長和班長作匯報。班長沒聽完就急了:“這可咋辦?村里不安全,那叫傷員躺在麥地里?”大伙一時沒了主意,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史團長。
史團長摸著胡子拉碴的下巴說了聲“等等”,就一頭鉆進無邊無際的麥地。
約莫一袋煙的工夫,史團長回來了,樂呵呵地說:“麥地里有墳?zāi)??!庇袎??我一時沒弄明白。史團長拉著我們往前走了一段,果然,在一片麥子中間,有兩座不小的磚砌墳丘。史團長說:“就在這里安營?!?/p>
天哪!我簡直要喊出來了。這地方也能住?陰暗、潮濕,再加上霉?fàn)€味,活人怎么能受得了?
不過,這些話我沒說出口。宏永明、楊成材也愁眉不展地站在一邊。史團長看透了我們的心思,說:“這是地主老財家的祖墳,又隱蔽又能遮風(fēng)擋雨,條件還不錯呢。收拾一下,人就可以住進去了嘛。”
我們用隨身帶的小鐵鍬忙活起來。傍晚,我們終于在這里扎了“營”。
為了便于給傷員弄藥品和吃的,史團長決定讓我們幾個住老鄉(xiāng)家,去的人家都是王大爺找的“堡壘戶”。
春荒時節(jié),鄉(xiāng)親們家里本來就沒糧了,再加上我們每人每天要帶走三四個人的吃食,困難確實很大。
一天,宏永明回來說,地主王大頭家要雇個短工,用糧食抵工錢。史團長看看班長說:“老劉,你去怎么樣?”
一聽這話,班長急得脖子老粗:“咋?叫俺給地主打短工?在家給老財當(dāng)了十多年長工,那罪還沒受夠?俺是來干革命的,不是來扛長活的!”
瞧著班長那氣呼呼的樣子,史團長摸摸下巴笑了:“講得很好嘛,‘俺是來干革命的!’現(xiàn)在革命需要你治好傷員的傷,要有藥品、糧食。去打短工,一來便于長期隱蔽,二來能搞到糧食,趁趕集還能弄些藥品,你干還是不干?”
班長咂巴咂巴嘴,什么也沒說出來。當(dāng)晚我們都沒回去,擠在墳丘里睡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給傷員換過藥后,我們就要回各自的“家”了。臨行前,班長看著我們,半天才說了一句話:“記住,到啥時候也別忘了咱是革命戰(zhàn)士!”
經(jīng)王大爺作保,班長上地主王大頭那里當(dāng)了短工。
我們進村一個月后的一天早晨,附近據(jù)點的幾十個鬼子和偽軍突然包圍了村子,挨家挨戶進行搜查。這次不同以往,他們要每個男人都脫光衣服進行檢查,說是要搜查新四軍的傷員。
當(dāng)時我一點沒慌,以為住在村里的5名同志都不是傷員,不會出什么問題。事后聽宏永明他們一講,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原來,李小青、宏永明、楊成材3人都負過傷。李小青腿上有1處,宏永明身上有3處,楊成材全身竟有5處。
日本鬼子就要到村民王二爺家了。王二爺?shù)亩媚锛敝猩?,一把將楊成材按倒在床上,又蒙上一條白布單,就在日本鬼子進門時,父女倆放聲大哭起來。就這樣,楊成材“死里逃生”了。
在村西頭李大媽家,日本鬼子一腳踢開房門,只見床頭地上一堆黃黃綠綠的嘔吐物,宏永明臉色蠟黃,躺在破棉被下。宏永明后來說,嘔吐物是大娘用豬食、鴨屎和野菜攪合的,他的臉是大媽用染布的黃染料輕輕涂抹的。當(dāng)時,李大媽裝得癡呆呆地坐在床前,翻譯官上前追問了好幾遍,李大媽才說自己兒子上吐下瀉,怕是得了霍亂。翻譯官還在繼續(xù)追問,后面的鬼子腿都沒站穩(wěn)就退出去了。
最叫我佩服的是李小青。敵人進村的時候,他正和關(guān)家三兄弟一起給關(guān)奶奶劈柴。當(dāng)敵人到鄰院時,他們已經(jīng)來不及想別的辦法了。關(guān)家三兄弟要跟敵人拼命,李小青攔住了他們。情急之中,他拿起柴刀,朝自己腿上原來的傷疤砍去。頓時,鮮血涌了出來,腿上一片血肉模糊,舊傷痕也看不出來了。
敵人走后,晚上大家陸續(xù)回到墳里,聽李小青說完,我一把拉著他的手問:“你怎么能狠心下得去手???”
李小青紅著臉,輕聲說:“我想的是我的槍傷不能暴露。要是鬼子發(fā)現(xiàn)了槍傷,老柳樹下的藥品弄不好就難保住了,傷員們還要靠著它呢!”說到這里,李小青模仿著史團長的口吻說:“再說革命還沒有成功嘛,咱還要看看共產(chǎn)主義哩!哪能半道叫鬼子抓去呢?就是把腿砍斷了,我也下得去手。”
幾個月過去了,敵人的據(jù)點撤走了,游擊隊又開始活動了,我們也很想早點回部隊去。
一天,我穿著王大爺為我改制的藍布大褂,挎著裝滿“老刀”牌香煙的籃子,以賣煙為掩護去尋找隊伍。
來到一個離鐵路很近的村子,我剛到村口,就被一個小伙子攔住了去路。他問道:“干什么的?”
我迅速打量了他一番:虎實實的身板,身穿粗布衣褲,腰扎一條很寬的藍布帶。我不禁心中一喜:莫不是游擊隊?我試探著說出聯(lián)絡(luò)暗號:“在集上和娘走散了,俺是找娘的?!?/p>
聽我說完,小伙子眼睛一亮,一個箭步?jīng)_上來,緊緊握住我的手說:“小同志,是休養(yǎng)所的吧?可找到你們啦!”
我激動地一頭撲進他的懷里,“嗚嗚”地哭了起來……
在游擊隊的幫助下,8月底,我們終于跨過津浦路與十旅部隊會合了。
劉震旅長還專門來看望我們,他與我們一一握手,感慨地說:“同志們終于回來了!”
是啊,就像百川歸大海,我們終于回來了!
(摘自2007年8月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星火燎原:未刊稿》,原題為《遠離隊伍的時候》,略有刪節(jié)")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