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皓云
1971年生,擅長布面油彩畫。2007年參加在廈門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風起東方”兩岸三地藝術交流展。20 08年參加在河南省美術館舉辦的第四屆亞洲新意美術交流展。2011年參加在廈門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大洋風”藝術交流展。2012年參加在廈門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的“風起東方”藝術交流展。2016在蔡藝術畫廊舉辦“蒼寂之境”個人畫展。其作品曾在《榮寶齋》雜志刊登發(fā)表。
藝術基于自然,而源于心靈。任何一位藝術家,其藝術風格的形成都不是偶然,而是一個漸進的藝術認知過程。藝術家通過實踐不斷嘗試尋找最適合表現(xiàn)自己內(nèi)在精神的方式,藝術價值的核心也正是這種不斷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畫家董皓云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他深知布面油彩畫不僅能承載西洋繪畫對形與色的精湛演繹,更可融入東方藝術的深邃神韻,孕育出別具一格的繪畫語言。其作品猶如一場精妙絕倫的東西方對話,在藝術的交匯點上,探尋著造型、意蘊、抽象、具象等諸多表現(xiàn)方式之間對立又統(tǒng)一的微妙關系。
觀賞董皓云的《濱海夜曲》《海濱意象》等布面油彩畫作品,仿佛踏入一片被時光溫柔剪裁的海濱凈土。畫面聚焦于一片幽靜的海域,細膩典雅的筆觸似海風輕柔拂過,絢爛多彩的顏料如波光粼粼般閃耀。畫家對物象的精準描摹與形色光影的細膩渲染相得益彰,為觀者營造出清雅、幽靜的夢幻之境,讓人不禁沉醉于那蔚藍大海的迷人魅力之中。在這里,自然之美不僅是客觀呈現(xiàn),更是通過畫家的匠心獨運,升華為觸動心靈的藝術感染力。
“光影”堪稱董皓云畫作中的靈感密碼。在他的油彩世界里,光影轉化為一種能夠觸動心靈的獨特語言。那溫暖閃耀的光芒與空氣交織,消解著有形物體的固有邊界,模糊了環(huán)境的時空界限,也由此營造出特定的氛圍,構筑起引人遐思的語境。在布面油彩畫作品《晨曦之韻》《日暮之韻》《暮靄之光》中,畫家巧妙地擺脫了光影的物理束縛,讓筆觸肌理的審美特質得以彰顯。無論是細膩具象的勾勒,還是抽象大膽的揮灑,作品中的形色光影都成為引發(fā)觀者內(nèi)心共鳴的導火索,引領人們超越畫面本身,探尋更深層次的情感意韻。
董皓云的藝術創(chuàng)作始終扎根于其內(nèi)心深處的感覺與直覺。在《島之靜謐》和《意象風景》等作品中,既飽含人文情懷,又烙印著畫家深刻的心靈足跡。他并非機械地記錄風景,而是運用獨具個性的造型語言,編織出如夢如幻的畫面意境。而在《形域對話》《構境心跡》《解構變奏》等作品中,抽象元素的大量運用成為一大亮點。董皓云以虛實相生的視覺語言,借助獨特的色彩與光影傾訴內(nèi)在情感。這些畫作宛如一扇扇通往無數(shù)空間的大門,給予觀者舒心的藝術享受。這些作品背后,是畫家深厚扎實的繪畫功底與文化修養(yǎng)相互交融的結晶。他從不固步自封,而是積極吸納新時代的知識養(yǎng)分與藝術思潮,將多元素巧妙融入創(chuàng)作之中,從而塑造出強烈鮮明的藝術個性。
對董皓云來說,藝術創(chuàng)作既是一場靈魂的獨白,也是對內(nèi)在精神的執(zhí)著追尋。畫家以心為筆,掙脫“形”的枷鎖。無論是與畫面展開對話,還是借光影解構變奏,每一筆每一畫都流淌著畫家真摯的情感與自由的靈魂。他的作品從傳統(tǒng)中汲取力量,在時代浪潮中勇敢創(chuàng)新,真正達到了藝韻天成的境界。
在董皓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我們見證了布面油彩畫綻放出的獨特光彩,也領略到東西方美學碰撞融合的無限可能。他的作品既有東方藝術的厚重,又富有西方繪畫的現(xiàn)代感。畫家注重的不再是純粹的技藝,而是畫面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心靈之韻和人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