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wǎng)絡情感咨詢詐騙案件屢見不鮮。在短視頻平臺和社交網(wǎng)站上,不少主播出鏡講解一些戀愛小技巧、小知識,還聲稱可以提供直播連線咨詢或者一對一咨詢服務,不少深陷情感困惑的女性因此受騙。
盡管打著“專業(yè)情感咨詢”的幌子,但實際上很多博主并不具備心理學專業(yè)資質。記者以潛在客戶的身份接觸了幾位情感博主,詢問他們的專業(yè)資質,對方大多避而不談。
據(jù)了解,2017年9月15日,經(jīng)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140項國家職業(yè)資格目錄,心理咨詢師不在目錄中。一位資深心理專家表示:“這個證本身在以前也只是入行的基礎資質要求,想成為成熟的咨詢師,還需要經(jīng)過系統(tǒng)、專業(yè)的培訓。所以我們在評價心理咨詢師勝任度的時候,還需要考量其是否參加過靠譜的系統(tǒng)長程培訓,或者有無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相關學歷背景?!?/p>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社交媒體上,絕大多數(shù)情感咨詢類博主并未說明收費標準,部分博主標明服務是“小償”或“無償”。不過,這種以免費或者小額吸引來的用戶,最終會被層層誘導進行高額付費。一位消費者表示,自己看到是免費咨詢就與咨詢師聯(lián)系,結果對方表示,免費只提供“情感修復規(guī)劃”,給出的概念非常籠統(tǒng)。當詢問具體如何操作時,對方表示,需要單獨聯(lián)系咨詢師購買咨詢服務,普通咨詢師收費300元一個小時,高級咨詢師收費500元一個小時。
不少購買過相關課程的消費者表示,高昂收費與實際服務內(nèi)容嚴重不符,消費者支付巨額費用后,往往得到的只是在線聊天服務,而非專業(yè)心理咨詢或情感指導。另外,情感類課程以“虛擬商品”為由,一般不允許申請退貨,商家也不對效果作出任何承諾。
此外,還有一些博主打著情感咨詢的幌子,變相輸出不良價值觀。這些博主教授觀眾如何利用情感、婚姻等獲取金錢與資源,吸引流量的同時售賣情感課程、情感咨詢服務或其他產(chǎn)品,且收費標準不低,如私下一對一咨詢服務的價格約一個月1萬元。
在國家相關部門加強打擊力度的背景下,警方不斷取得突破,成功打擊了多個以情感咨詢?yōu)榛献拥脑p騙團伙。專家表示,普通人遇到情感問題等其他心理學問題時,有以下正規(guī)渠道可以考慮。第一,前往所在街道、社區(qū),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心理咨詢服務;第二,使用政府或醫(yī)院等官方渠道的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第三,選擇靠譜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來說,機構有義務提供咨詢師的個人簡介,消費者要重點關注其培訓背景介紹,以確定其是否具備專業(yè)資質。
(摘自《北京青年報》)(責任編輯 張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