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明天你一定要給我20元錢,我要賠給朱曉宇!晚了賠得更多,我們簽協(xié)議了!”昨天剛放學(xué),兒子就急匆匆地向我跑來,滿臉焦急,語氣中還帶著一絲懇求。
我心里一驚,這孩子又闖什么禍了?忙問:“你把朱曉宇的什么東西弄壞了?”兒子低下頭,聲音有些顫抖:“他借給我玩的一個精美小書簽,我不小心給弄丟了?!?/p>
弄壞弄丟別人東西確實要賠償,天經(jīng)地義。只是一個小小的書簽要賠償20元,還簽了什么協(xié)議,這在我們大人眼里有點說不過去??!但我沒有立即表露出自己的疑惑,而是決定先聽聽兒子的想法。
一路上,我的腦子高速運轉(zhuǎn)。突然,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視頻場景:“一位年輕的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滿地狼藉,到處都是兒子的玩具。剛想發(fā)火,兒子卻開心地跑過來拉著她的手說:‘媽媽,看!’媽媽很不耐煩地蹲下身來,沒想到卻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這是屬于孩子的小小世界,有幼兒園、有馬路、有醫(yī)院、有家……一切都井然有序,根本不是她站著看時的一片混亂!”
想到這里,我決定換個角度。兒子遇到簽協(xié)議賠償這樣的事,如果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待,肯定會覺得不合理,甚至直接告訴兒子“不賠”。但這樣做,兒子不一定同意,也許還會讓他覺得委屈和不解。如果我能像故事中的媽媽那樣“蹲下來”,從孩子的視角去看,結(jié)果又會怎樣呢?
回到家,我把兒子拉進(jìn)房間,坐下來耐心地問他:“那書簽什么樣的,媽媽看能不能買一個新的還給他?”兒子一聽,眼眶立刻紅了,聲音有些哽咽:“你買不到的,朱曉宇說了是在外地買的,很值錢的!你趕緊給我錢,要不然要賠更多,他會一直追著我要!”“你是擔(dān)心不賠償他會煩你?”兒子點了點頭。我終于明白,賠錢是小事,以此為借口煩他才是兒子最擔(dān)心的。
看著兒子那無助的眼神,我心里一陣酸楚。我輕輕地抱住他,不住地安慰道:“不怕,有媽媽在呢!我想,這么大的事得告訴他媽媽一下,對不對?如果書簽真的很值錢,該多少我們就賠多少?!?/p>
撥通電話,朱曉宇的媽媽聽我說了事情的原委后,哈哈大笑起來:“小東西本來就容易丟,也不值錢,家里多著呢,不需要賠錢,你不要擔(dān)心啦!我一會兒就跟朱曉宇講清楚?!?/p>
掛了電話,兒子如釋重負(fù),我也趕緊趁熱打鐵:“你今天能勇敢告訴媽媽這一切,真的很棒!朱曉宇肯定不知道書簽不值錢才這么做的,現(xiàn)在他媽媽告訴他了,他就會明白了。為了感謝他的寬容大度我們送他一個小禮物,怎么樣?”“好??!”兒子眼睛一亮,“我明天就帶過去送他,順便再跟他道個歉!”
這么一計算,買小禮物花的錢更多,但是,我覺得值得??粗鴥鹤幽情_心的樣子,我不禁感慨萬千。孩子遇到事兒,我們做父母的,絕不能“居高臨下”從自己的視角去處理問題,這樣會忽略孩子的真實需要。只有當(dāng)我們真正“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與孩子真誠對話,才能真正地看見他們,更好地幫助他們成長。
(摘自《滕州日報》)(責(zé)任編輯 史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