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如詩如畫的家鄉(xiāng)——嘉興,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沉浸在節(jié)日的喜悅中。人們忙著包肉粽、吃“五黃”、做香袋……大街小巷熱鬧非凡。
巧手的奶奶們用雄黃粉在孩子們的額頭畫上一個個帶著祝福的“王”字,孩子們霎時變得神采奕奕、虎虎生威。碧波蕩漾的南湖之上,一條條五彩神龍爭先恐后地在水面上“飛舞”,四周被圍得水泄不通,加油叫好聲一浪高過一浪。
我最向往的是制作香袋。普通的布料,日常的針線,田間到處都是的艾草,竟然能做出漂亮的香袋,著實有些神奇。四月間,山坡上、田野里、草地間,處處可見人們忙碌采摘艾草的身影,節(jié)日的氣氛開始涌動起來。今年,我們?nèi)铱倓訂T,分工合作制作“鐘氏牌”香袋。爸爸把早先采集曬干的艾草放進小石臼里,碾得細細的。頓時,空氣中彌漫著獨特而又濃郁的清香。媽媽和弟弟找來一些五顏六色的碎布料,裁剪成各種形狀。我們的心情在剪子的咔嚓聲中舞蹈。奶奶把剪好的布料縫起來,還繡上栩栩如生的圖案,制成了香袋。
關鍵的最后一步,輪到我大顯身手——往香袋里塞艾草粉,系彩繩。一開始,我手忙腳亂,不是艾草粉撒了一地,就是彩繩纏成一團,急得我直冒汗。媽媽見了,笑著給我示范:打開香袋口,裝入艾草粉,打上“8”字拉扣結(jié)。在媽媽的指導下,我慢慢地得心應手起來。看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香袋成功制成,我心中的喜悅猶如香袋內(nèi)的艾草,滿滿當當,都快要溢出來了。
我?guī)е鴦e具一格的“鐘氏牌”香袋來到社區(qū),把香氣四溢的香袋連同滿滿的祝福送給爺爺奶奶們。他們笑得合不攏嘴,直夸我心靈手巧。小小的香袋,傳承著古老的習俗,更傳遞著幸福。
(指導老師 曹愛衛(wèi))
節(jié)日帶給人們的往往是喜氣。端午節(jié),各地都有很多習俗,小作者選取自己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畫“王”字、賽龍舟、做香袋三件事,有詳有略,寫出了江南端午節(jié)特有的喜氣。
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更是點睛之筆,把人們過端午節(jié)的喜悅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