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也是人類擺脫冬季疲軟,通過飲食調(diào)理身心的關鍵時期。春分時節(jié),氣溫逐漸升高,天氣變暖,但仍然會有冷暖變化。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變化,人們在飲食上也需要有所注意。春季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為主,注意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可多吃時令蔬菜。此外,因春季氣溫升高,食物易變質(zhì),更要注意飲食衛(wèi)生,最好當天做的菜當天吃完。
一到春季,民間素來有著“吃春”的風俗,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美味又營養(yǎng)的春季時令菜。
說鮮美,莫如春筍
說到春筍,你的腦海里是否回想起那脆嫩的口感和鮮美的味道?筍這種集脆、嫩、鮮、甘于一身的食材,其實一年四季都有,但味道最好的時節(jié)還是春冬兩季,冬筍口感豐富醇厚,而春筍鮮美清新。
除了美味,春筍還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首先,春筍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泄體內(nèi)廢物;礦物質(zhì)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維持身體健康;維生素則有利于身體新陳代謝和吸收其他營養(yǎng)成分。吃春筍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功能、降低血壓和血脂等。此外,吃春筍還可以起到止咳化痰、健胃消食、補血益氣、明目護眼、潤腸通便和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
涼拌春筍——將春筍去殼洗凈,切成絲,胡蘿卜洗凈切成細絲。鍋中加水燒開,加入少量鹽,放入春筍絲煮熟,撈出瀝干水分。將香醋、生抽、鹽放入碗中攪拌均勻,制成調(diào)味汁。將春筍絲和胡蘿卜絲放入碗中,淋上調(diào)味汁拌勻即可食用。
解毒防春燥,菠菜是也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以春季食用為佳。菠菜性甘涼,能養(yǎng)血、斂陰、潤燥。因此,中醫(yī)認為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菠菜還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促進鐵的吸收、防治感冒等;富含鐵元素,對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治療有很好的效果;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有助于維持正常視力和皮膚健康;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不過,因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鈣和鐵的吸收,吃菠菜時宜焯水后再炒。
春吃薺菜,應時而食
百姓認為春天食用薺菜,可以驅邪明目,吉祥又保健。薺菜又名地菜,俗稱“百歲羹”,是一種耐寒力和生命力極強的野菜。嚴冬剛過,初春時節(jié),薺菜就已在大江南北的田埂、草地、溪邊露出了頭。
薺菜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大腸蠕動,增強大腸功能,緩解便秘等癥狀;還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防止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消化道中轉變成致癌物質(zhì)亞硝胺,預防胃癌和食管癌。薺菜所含的薺菜酸是一種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縮短出血及凝血時間。薺菜不僅味道好,營養(yǎng)價值高,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它的根、花、籽都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明目止血等功效。
薺菜除了用來炒,也可以用來包餛飩。用野生薺菜、青菜、香菇等食材做餡兒,香油、醬油、醋、胡椒面、香菜、紫菜做碗底,咬下一口,撲面而來的就是薺菜的香氣,那種帶著春意的味道,是言語無法形容的。
清蒸薺菜——準備野生薺菜400克,洗凈后加入適量植物油,鎖住薺菜里面的水分,用手拌勻,加入適量面粉,抖散拌勻,以不粘手為宜。鍋中燒水,水開后將拌好的薺菜平攤,改中火連續(xù)蒸5分鐘。在蒸制的同時準備料汁,將幾粒大蒜切成蒜末放入盆中,紅椒半個切成小粒,和蒜末放在一起,加入芝麻油10克、紅油5克、辣鮮露5克、生抽5克,用筷子拌勻。最后,往蒸好的薺菜中撒入少許食鹽,拌勻,再把料汁均勻地澆在薺菜上面,即成。
理氣抗菌吃香椿
香椿營養(yǎng)價值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鈣、鐵、鋅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春分時節(jié)的香椿是最好吃的,香味濃郁,鮮嫩又脆。自古以來,香椿都被認為是春季時令名品,不僅可做成美味菜肴,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中醫(y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具有健脾開胃、滋陰潤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等功效,對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香椿拌豆腐——將豆腐沖洗一下,切成丁狀備用。清洗香椿,焯水后攥干水分,切碎備用。鍋中加水燒開,放入切好的豆腐丁焯水以去除豆腥味。焯水后撈出瀝干水分備用。將切碎的香椿和焯水后的豆腐丁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的食鹽、醬油和香油輕輕攪拌。不要用筷子大力攪動,以免豆腐破碎。將拌好的香椿豆腐裝盤即可享用。
千金萵筍降三高
萵筍,又被稱為“萵苣”,也是營養(yǎng)科醫(yī)生口中的“千金菜”。我們主要食用的是其肉質(zhì)嫩莖,有涼拌、炒食、干制等烹制方法。萵筍是一種常見的綠色蔬菜,也是一種高鉀蔬菜,有著降血壓的功效。萵筍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它能加快胃腸蠕動,增加胃腸的消化能力,從而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此外,萵筍中氟的含量比較豐富,氟對牙齒和骨頭的生長有積極影響,能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萵筍的莖、葉中還含萵苣素,有一定鎮(zhèn)痛作用。
蒜苗炒萵筍——將洗凈的蒜苗切成段;洗好的彩椒切開,去籽,切成絲;將洗凈去皮的萵筍切成絲。鍋中加水燒開,放入適量食用油、鹽,倒入萵筍絲,煮約30秒至斷生,將焯煮好的萵筍撈出。起鍋燒油,油熱放入蒜苗,炒香,倒入萵筍絲,翻炒均勻,再放入彩椒,炒勻。加入適量鹽、雞粉、生抽,炒勻調(diào)味,倒入適量水淀粉,快速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春吃芽菜,抗菌養(yǎng)顏
民間有“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的說法。春天萬物復蘇,正是植物生長的時節(jié),嫩芽剛剛萌發(fā)。因此,春季最適合吃芽菜。芽菜中,我們?nèi)粘W畛3缘漠敂?shù)豆芽。中醫(yī)認為,春季是陽氣生發(fā)的季節(jié),也是護肝的好時節(jié)。此時食用春芽可以幫助陽氣生發(fā),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香椿芽、豆芽等春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特別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zhì),有助于養(yǎng)肝護肝。
在購買豆芽時,要注意挑選芽略呈黃色、根莖不太粗、水分適中,且無異味的豆芽,以5~6厘米長的為宜。豆芽在食用方法上,以燙熟后涼拌為主,可搭配黃瓜、胡蘿卜;也可干煸或清炒,但炒豆芽時應快炒,以防營養(yǎng)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