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新春,若少了正月十六海云庵糖球會這一場盛大的狂歡,便缺了一味最醇厚的年味兒,失了幾分煙火人間的熱忱與活力。于我而言,糖球會是藏在心底最柔軟角落的一個綺夢,是童年時光里用歡樂、甜蜜與溫暖編織而成的絢麗錦緞,是我記憶深處永不褪色的寶藏。
海云庵糖球會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海云庵周邊盛產(chǎn)山楂,每至冬季,附近居民便采摘山楂制成酸甜可口的糖球,鄰里鄉(xiāng)親相互分享,久而久之,便有了集會的雛形。后來,每年正月十六,一場以糖球為媒的盛會便會準時開場。
新春的微風(fēng),帶著絲絲甜意,輕輕拂過大街小巷。兒時的我會坐在爸爸的肩上,進入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天地。瞧啊,這兒是紅彤彤的山楂主陣地,一顆顆飽滿圓潤的山楂果,仿若被晚霞浸染的紅珍珠,閃爍著醉人的光芒;那邊,黃燦燦的橘子瓣被琥珀色的糖漿溫柔包裹著,恰似一簇簇被時光珍藏的金菊;再瞅瞅山藥豆糖球,圓滾滾的,恰似可愛的山間精靈;還有黑黝黝的小軟棗糖球,宛如深邃夜空中的神秘星辰……這糖球會上,真是萬物皆可與糖攜手,變幻出一場舌尖上的綺麗冒險。
沿途,最吸引人的當(dāng)屬那些現(xiàn)場制作糖球的攤位。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鍋里,是咕嚕咕嚕翻滾著的糖漿,濃稠似蜜,色澤金黃透亮,仿若被暖陽精心熔煉的瓊漿。師傅手中緊握著長長的竹簽,手法嫻熟,在鍋里輕輕一轉(zhuǎn),拉出絲絲縷縷的糖絲,這表明糖漿已熬好。緊接著,師傅便將串好的山楂、草莓,或是核桃,迅速浸入糖漿,手腕靈活地轉(zhuǎn)動,為它們均勻地裹上一層甜蜜的“鎧甲”。剛出鍋的糖球散發(fā)著滾燙炙熱的甜香,引得過往行人紛紛駐足。
那些分散在糖球會各個角落的民間手藝人,同樣引人注目。吹糖人的老師傅將軟塌塌、黏糊糊的糖稀揉搓一番,再鼓起腮幫子一吹,一只展翅欲飛的五彩蝴蝶便破繭而出;捏面人的藝人指尖如有神助,彩色面團在他十指間歡快穿梭,各色神話人物活靈活現(xiàn)……
我在糖球會的甜香中流連忘返,而爸爸寬厚溫暖的肩膀,是我兒時的瞭望高塔,馱著我穿梭于這精彩紛呈的民間技藝長廊,我不舍得錯過任何一處寶藏。
如今,歲月流轉(zhuǎn),我已經(jīng)長大,每至新春,腦海中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xiàn)出在爸爸肩上逛過的糖球會,心頭涌起無盡的溫情。我總盼望著再次踏入那熟悉的糖球會,重溫那份獨屬于兒時的歡樂與晨暉。
【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qū)膠南第一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