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陽底下,我又見到那幾個大爺、大媽,穿著膠鞋,戴著草帽,弓著腰,掄著鐮鋤,在那處大土坡奮斗。他們的手似有一股神力,摧枯拉朽,能快速地把土里的碎石、磚塊、草根、蚯蚓扒拉出來,撿取、扔掉,變魔法似的,平整出一塊新鮮的土地。
“清明前,種棉。清明后,種豆。土地和莊稼都是有脾性的,也有專屬自己的時間哲學(xué),千萬不能誤了季節(jié)?!币痪渚渎犓破胀ǖ脑捳Z,卻隱含了廬州土著農(nóng)人世代相傳的耕種之理。待新墾出的地干透了,會呼吸了,哪塊地該點豆,哪片地該種瓜,哪壟土該搭架,把菜地規(guī)劃好,統(tǒng)籌好,侍弄好,似乎就是他們一種與生俱來的本事。他們粗大皸裂的手指,一接觸到土地這塊厚重的氈毯,立馬就變得如同繡女般靈巧。
青菜秧大面積崛起,茄子吐出小巧花朵,南瓜葉如盆如蓋,吊在竹竿上的長豆角結(jié)得密密麻麻的;青蘿卜、白蘿卜,個個胖乎乎;芹菜和菠菜更是水靈靈的,手一掐就流汁水;那些密披著尖尖的刺毛毛,散發(fā)著專有氣息的小黃瓜,長一條短一根的,相互依偎著也特別可愛……
我不止一次聽那個愛穿鮮亮衣服的大娘大聲打電話,她說:“二丫頭,你不是愛吃長豆角嗎?媽今年種了許多,長得可好了,周末你回來拿點?!庇致犚姶竽镎f:“三小子,你不是愛吃蘿卜干嗎?咱家地里蘿卜長得可好了,媽到秋季給你多曬點。”
天地大德曰生。蘿卜、豆角長得好,香菜和大蒜長得也好……也不知收到蔬菜的兒女,驚喜不驚喜,感動不感動?那一句句的“長得好”,寓寄了上輩對下輩多少愛與付出??!有愛的蔬菜,總是格外養(yǎng)眼一些。工作疲憊、窮極無聊時我總愛朝那片蓊郁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