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佳作一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智慧是人類的原罪。追求智慧是人類的贖罪之路?!庇纱擞^之,追求“見世面”符合人類的本性,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但是,趨之若鶩而后頗為自得地自詡為“見過世面”的人,既沒有對事實有充分的了解,又有可能埋沒真相。
我們需要利用好人類求知的本性,理智地運用正確手段去認識世界,這樣才算是撥開虛假與混亂的迷霧,見了真正的世面。這不僅是對真相的客觀認識,更是對相關事與人的尊重與保護;是求知者的理想狀態(tài),更是人類文明延續(xù)至今的真正推動力。
真正地去見世面,我想,首先是要拓寬眼界,自己去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見世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上流行的各種潮流熱點,激起了他們的從眾心理,于是就開始爭先恐后地去圍觀。這種看客群體的判斷力往往是很薄弱的,他們的判斷標準會隨喜好變化。故而,我們呼喚真正獨立的、不盲從的“見世面”。跟著群體的喜好隨波逐流,不一定就是好的。如果自己選擇的方向與眾人的方向不謀而合,這時仍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地觀察。我們決不能像《烏合之眾》中描述的一樣,失去自我意識,去做一場迷幻而狂熱的夢。
在有主見地見世面的前提下,我們還要進一步提高自己見世面的能力。讓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它可以幫助我們更為透徹地看待社會熱點事件,并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示。如學習文史知識或自然科學,可以讓我們更專業(yè)地觀看各種展覽,獲得更高層次的精神滋養(yǎng)。真正地見世面,是為了讓我們摒除紛擾和浮躁的雜念,求真逐善尚美。
這種見世面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對見世面者的道德水準提出高要求,如果只有能力卻沒有道德,可能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因此,見世面還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尊重保護真相,不蓄意混淆視聽,做文明向善的見世面者。
世界浩大,我們難免會感到自身渺小狹隘;既如此,愿我們能自趨不怠,能見世界之廣闊,攘紛擾以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