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抖雄姿歸大海,蛇銜瑞氣報新春”。不知不覺又過了十二年,歲月更迭,蛇年又靜悄悄地來到。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zhuǎn)眼到了2025年的蛇年,金蛇狂舞鬧新春,蛇年說蛇,別有情趣。
人們常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可見蛇被人們視為恐怖之物。 在十二生肖里,蛇是最特殊的一位生靈,它不僅是唯一的冷血動物,蛇與人類關(guān)系微妙,它總是與人類若即若離,人類對蛇敬而遠之。
屬蛇的人通常被認為聰明、機智、富有洞察力,善于思考,行事沉穩(wěn),總能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找到最優(yōu)解決方案。
雖然人們談蛇色變,蛇,這種神秘的小動物,常常讓人又愛又怕。在許多神話傳說中,蛇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小時候在農(nóng)村,老人們總是告誡我們,家里如果進了蛇,千萬別隨便打死,最好請它們出去,否則會招來災禍。蛇,作為靈性動物,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蛇不僅藥用價值高,對人類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蛇作為滅鼠能手是當之無愧的。據(jù)考證: 一條銀環(huán)蛇一年可吞食130只老鼠;而一條眼鏡蛇每年吞食的老鼠可達300只。蛇捉鼠的本領和進攻追擊老鼠的本領大過貓,這是因為蛇能深入洞穴之中,直追得老鼠無路可逃,直至全部吞食它們。蛇雖有無毒與有毒之分,甚至也傷害過人,但通常情況下,它從不主動攻擊異類,所以蛇雖有害于人,更多的是有利于人。值此蛇年,呼吁人們重新認識蛇,評價蛇,并很好的保護它,對于維護大自然生態(tài)平衡,造福人類,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司馬遷在《史記》里有漢高祖劉邦斬白蛇的典故。想當年劉邦還沒發(fā)跡之時,還是秦國的一個小小亭長,他在奉命押送壯丁去酈山途中,因為壯丁逃亡過半,劉邦感覺無法交差,于是和剩下的壯丁一起逃亡芒碭山。在路過一處大澤時,隊伍遇到一條巨大的白蛇攔路,人人驚恐萬分。喝得酩酊大醉的劉邦酒壯慫人膽,沖上前一劍把白蛇斬做兩段。經(jīng)此事件后,大家都認他為神人。
蛇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被稱為“小龍”,被視作是龍的化身,王充在《論衡》中說:“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庇终f:“龍鱗有文,與蛇為神?!编嵭ⅰ渡袝髠鳌芬嘀福骸吧?,
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薄逗鬂h書·襄楷傳》有“夫龍能變化,蛇亦有神,皆不當死”之語,都表示古代的蛇亦有龍像?!妒霎愑洝芬耖g傳說:“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贝_定龍是由蛇演化來。
在中國古代神話和民間故事里,蛇往往被賦予了超凡脫俗的形象。從女媧補天手持靈蛇,到白娘子與小青的深情厚誼,蛇不僅是自然界中的生靈,更是智慧、神秘與靈性的象征。它教會我們內(nèi)斂而不失力量,靜謐中蘊藏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