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又稱木犀,屬于木犀科木犀屬,是一種常綠的灌木或小喬木。桂花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原產中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東段地區(qū)。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氣候帶的北移,其分布范圍逐漸擴大,目前在全國均有種植。
根據花色、開花時間及能否結實等特征,桂花主要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四個品種群,顏色和香味是不同桂花品種最直觀的區(qū)別。金桂呈明顯的金黃色,香氣較為濃郁;銀桂多呈檸檬黃色,香氣也較為濃郁;丹桂為橙色,香氣較金桂和銀桂清淡;四季桂的顏色和銀桂較為相似,香氣清新、淡雅。由于金桂和丹桂有特殊的顏色和花香,在現代園林規(guī)劃中作為觀賞植物被廣泛種植,也是主要的食用品種,可制作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糖、桂花醬、桂花糕等,也可以入饌,為菜品增加絲絲甜味,如桂花糯米藕、桂花糖粥等。
《本草拾遺》記載,桂花能“治痰飲喘咳”?!侗静菥V目》記載,桂花“辛、溫、無毒”,有“生津、治療牙痛”的功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桂花的花能散寒、破結,可用于治療咳喘、牙痛、經閉、腹痛等,其果實則有助于暖胃和緩解咳嗽。
營養(yǎng)學研究表明,桂花的花朵含有豐富的酚類、環(huán)烯醚萜類、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降血糖及神經保護等作用。
比如,桂花提取物對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α-葡萄糖苷酶是一類存在于小腸黏膜刷狀緣的重要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能將麥芽糖等低聚糖分解為葡萄糖、果糖等單糖,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后易引發(fā)餐后血糖的升高。因此,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夠延緩葡萄糖的釋放,從而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風險?,F有藥物如阿卡波糖等,雖然能將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圍,但常伴隨胃腸道不適、肝損傷、腹瀉等不良反應。所以,可以利用桂花提取物研發(fā)降血糖的保健食品,既安全又有效。
研究發(fā)現,校園中采摘的金桂和丹桂比市售同品種桂花的抗氧化活性強,總黃酮、總酚及特征酚類物質如毛蕊花糖苷、綠原酸、阿魏酸和槲皮素的含量也較高。這可能與干燥處理方法、存放時間以及生長地域和環(huán)境不同有關。
其中,干燥方式、溫度和時間均會對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影響酚類物質的含量。此外,相同處理條件下,金桂水提液的總黃酮、總酚、四種特征酚類含量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優(yōu)于丹桂水提液,而丹桂中總多糖和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甘露糖的含量均高于金桂,說明不同種類桂花的成分含量差異顯著。
基于金桂的酚類物質含量較高,而丹桂的糖類成分含量豐富的特點,可根據情況合理使用,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發(fā)桂花功能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