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東是一個在黃土高原上長大的娃,由于眼病,他的眼睛看不見了。于是余海東來到成都,在按摩店學了一門手藝。兩年前,他加入了一個自稱“黑暗跑團”的特殊群體,牽著陪跑志愿者的引導繩,重新跑了起來。
為了在跑道上證明自己,余海東這次報名了(2024年成都市第十屆殘運會暨第六屆特奧會)5000米和10000米兩個項目。與其他跑友大抵相似,平日里每周只有一次例跑。但是為了提高比賽成績,跑友們將頻率提升為每天一次,地點就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學?;蛘咚拇ù髮W華西校區(qū)的操場。
一根約30厘米長的尼龍繩,連接著視障者和陪跑志愿者,每人握住一頭。遇到前方有坡道、轉彎,志愿者扯緊紅繩提醒,而平坦路上,繩子就松一些。余海東知道,如果志愿者的手突然抓住自己,代表前方有危險,多半是障礙物,他就會緊急避讓。
余海東的小腿摔出過大大小小的疤痕,因為反復受傷,硬幣大小的印記至今仍清晰可見。
“黑暗跑團”另有其他4位視障者,也將踏上這條“看不見”的跑道。雖然他們看不見這個世界,但他們想讓世界看見自己。
(選自《成都商報》2024年8月26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在競技體育的廣闊舞臺上,余海東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夢想的渴望和對極限的挑戰(zhàn)。他追夢不息,以其非凡的勇氣和不懈的努力,向世界展示了生命的無限潛能。這不僅是對體育精神的詮釋,更是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生命價值的深刻探索?!昂诎蹬軋F”中每一個跑友頑強的身影,也同樣激勵著我們每一個人勇敢追夢。他們飛奔的每一步,都是夢想的力量;他們一往無前的身影,是生命最真實、最動人的模樣。
【趙慧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