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我吃到很多美食,但都比不上奶奶親手做的果子。
我剛進(jìn)家門,就聞到一股久違的香味。不用說,肯定是奶奶在炸果子。我聞著香味,跑進(jìn)廚房,只見案板上擺著剛出油鍋的果子。
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抓,卻被奶奶連連提醒:“小心燙!”我連忙將手縮回來,想起了去年吃果子被燙的情景。
你們知道高陵果子是怎么做的嗎?首先是和面,給面粉里打入雞蛋,倒入溫水,放些調(diào)料,這樣吃起來更香;然后,開始將面粉打成絮狀,使勁揉,揉成團(tuán),蓋上濕布,醒二十分鐘;最后,將面團(tuán)搟成面片,切成長方形,把兩片面片疊在一起,再切成拇指寬的小條,像編頭發(fā)一樣把面條編起來,一個(gè)果子就做好了。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做,卻做成了“四不像”。奶奶笑了,我也笑了。
做好果子開始炸。將油倒入鍋,放入果子。果子在油鍋里像小精靈似的跳起了舞。慢慢地,果子浮起來,顏色也變得金黃。我聞到了一股香味,連忙喊奶奶:“快,熟了!”這時(shí),奶奶用笊籬將果子撈出來,涼幾分鐘,咬一口,滿口留香,酥脆極了,簡直是人間美味。
我喜歡吃奶奶做的果子,因?yàn)楣永锊刂棠痰奈兜篮托履甑奈兜?,讓我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老師小評
小作者有聲有色地描繪出炸果子的制作方法和味道。尤其“果子在油鍋里像小精靈似的跳起了舞”“顏色也變得金黃”等語言活潑親切,充滿童真童趣。
【作者系陜西西安市高陵區(qū)田家小學(xué)五·3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