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奶奶帶我去她的故鄉(xiāng),讓從小生長在南方的我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隨著動車駛離幽深的隧道,我看見雪花在寒風里四處飄搖,順著風向看去,一樹紅梅傲然挺立在河岸邊,任由寒風肆虐,依舊安然不動。隔著車窗,我好似已經(jīng)聞到一縷梅香,清新淡雅的氣味一直縈繞在鼻尖。“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我聽到坐在對面的叔叔喃喃自語,原來詩詞之美也可以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我對詩詞產(chǎn)生了憧憬,感嘆那紅梅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進而在心中點燃起熱愛詩詞的火把。
小學時,奶奶教我養(yǎng)花,她說詩中不僅有山川大海,還有不起眼的小花小草,這讓我開始注意到詩中的山花爛漫。“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讓我看到了春日里一簇簇桃花爭奇斗艷、你擁我擠盛放的景象;“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我看到夏日碧綠的荷葉中那一點鮮艷的粉色,讓人目不轉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讓我看到了山腳下盛開的菊花與金燦燦的稻田融為一體;“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讓我看到了茫茫白雪中寒梅悄然開放。是的,詩中有畫,詩中也有花滿山。
詩詞不僅教我認識了各種生機勃勃的花兒,還認識到了花兒們的可貴品質(zhì)。兒時讀王安石的《梅花》,喜歡梅花堅貞不屈、不畏嚴寒的品格;小學時讀鄭燮的《竹石》,喜歡竹子的堅定頑強,錚錚傲骨,如同老一輩在革命中堅定立場和受到打擊絕不動搖的品格;中學時讀陶淵明的《飲酒》,喜歡菊花的清新淡雅以及它不俗、不艷、不媚、不屈的品質(zhì)。詩詞,是喜花詩人們的停留之地,而我也在這詩詞的漫山花叢中豐富了我的知識儲備,提高了我的文化素質(zhì),學會了“愛人如愛花”。我的成長離不開詩詞的灌溉。
在未來,我將繼續(xù)學習詩詞,讓文化的花兒開遍山野。
●點評
習作以“詩中也有花滿山”為線索,串聯(lián)起小作者不同階段與詩詞、花有關的經(jīng)歷,從因紅梅引發(fā)對詩詞的好奇,到探尋詩中的山花爛漫,再到領悟花所象征的品質(zhì),最后表達對未來學習詩詞的期許,層層遞進,結構完整,邏輯連貫。
【作者系廣東潮州市城西中學學生,指導老師:李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