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署名“艾蕪”的集外短篇小說《猴子和尚》,發(fā)表于1936年7月10日《申報·文藝專刊》,筆者從三個方面考證了該佚文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首先,《申報·文藝??飞形匆饘W界關注,筆者將其出刊始末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其次,在論證辨析過程中,對已有艾蕪研究文獻中的錯訛進行了補正;最后,闡釋《猴子和尚》的重要價值:艾蕪第一次把出家人作為主人公寫進小說,主人公的性情行為給他筆下的異域世界帶來新鮮活力。
關鍵詞:艾蕪;《申報·文藝???;《猴子和尚》
《申報》創(chuàng)刊于1872年4月30日,終刊于1949年5月27日,是中國近代史上發(fā)行時間最長、社會影響較大的中文報紙。筆者近日翻閱1936年的《申報》時,在其7月10日第18版《文藝??飞?,發(fā)現(xiàn)了署名“艾蕪”的短篇小說《猴子和尚》。經(jīng)查,該小說尚未收入《艾蕪全集》及相關文集和選集中?!栋徣纷?014年出版以來,陸續(xù)有學者發(fā)掘出艾蕪的佚文佚信,并對全集和有關研究著作中的多處文獻進行了補充和訂正?!逗镒雍蜕小返陌l(fā)現(xiàn)進一步證實,《艾蕪全集》和艾蕪研究資料都亟待完善。
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前后,《申報》外埠版設有《經(jīng)濟??贰夺t(yī)藥??贰秼D女??返染艂€???,周一至周日輪流出刊,《文藝??繁闶瞧渲兄?。淞滬會戰(zhàn)后,《申報》版面不斷減少,副刊和??客??。[1]仔細查閱《申報》還可知,《申報·文藝??酚伞渡陥蟆の乃囍芸犯鴣?,逢星期五出版,發(fā)表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渡陥蟆の乃囍芸?935年11月1日出版第1期,在一定程度上接續(xù)了《申報·自由談》;1936年3月20日第19期起更名為《申報·文藝???;1937年8月6日出版第89期,后因戰(zhàn)爭停止出刊。撰稿人有艾蕪、沙汀、葉紫、羅烽、舒群、李輝英、周立波、歐陽山、邵荃麟、唐弢、陳子展等。艾蕪在上面共發(fā)表了10篇小說和2篇散文。[2]小說《猴子和尚》與散文《我們應向魯迅先生效法的》為集外文,其他均已收入全集中?!逗镒雍蜕小吩d《申報·文藝專刊》1936年7月10日第35期,《通問報:耶穌教家庭新聞》1936年8月第1703期轉(zhuǎn)載?!段覀儜螋斞赶壬Хǖ摹吩d于《申報·文藝???936年10月30日第51期。
《猴子和尚》是艾蕪的小說當無疑義。首先,“艾蕪”是作家本人最常用的筆名;其次,《艾蕪研究專集》中收有這一小說創(chuàng)作條目。[3]最為有力的依據(jù)是小說中的主人公“猴子和尚”,還曾出現(xiàn)在艾蕪20世紀40年代的兩篇小說中。艾蕪在1947年3月發(fā)表了小說《卡拉巴士底——回憶錄之一》,文中寫了三位經(jīng)常到“我”和萬慧法師家的客人,“猴子和尚”是其中一位:“一個常來的中國和尚,叫做安全師的,不會講英語,可是杜蘭提同他見面,卻能開一通玩笑。杜蘭提喊他Monkey monk,并用手比出猴子在抓拿什么的姿勢?!盵4]1948年4月艾蕪又發(fā)表了《安全師——回憶錄》一文,對主人公安全師有同樣的描述:“杜蘭提一見了他,總要眼睛眉毛動得笑了起來,用手作著抓拿什么的姿勢,一壁則打趣地喊:Monkey monk?!盵5]這與《猴子和尚》中的主人公“猴子和尚”,顯然都是同一個人:“他得的諢名,也不少,最有味的,就是我們的鄰居,一個愛爾蘭流氓,叫他做Monkey monk?!盵6]且三篇小說中都寫了作者所欣賞的“猴子和尚”愛說笑的性情?!昂镒雍蜕小钡脑徒嘘愔碧?,是艾蕪20世紀20年代第一次獨自南行時在仰光結(jié)識的朋友。陳直棠后來回到祖國還俗結(jié)婚,直到艾蕪1981年第三次南行時,兩人才在芒市再相見敘舊情。[7]
《猴子和尚》為研究艾蕪及其小說提供了新釋義。艾蕪第一次把出家人作為主人公寫進小說。喜歡說笑、崇尚自由的“猴子和尚”,豐富了《南行記》中的流民形象,也為艾蕪筆下的異域世界帶來了新鮮活力。此外,通過對比以一“諢名”和一“僧名”命名同一和尚的兩篇小說,還能看出艾蕪在20世紀30年代與40年代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與藝術(shù)風格,和因時代環(huán)境和人生體驗不同而產(chǎn)生的改變。
《猴子和尚》是艾蕪于20世紀30年代發(fā)表的一篇重要作品,值得關注?,F(xiàn)輯錄出來,以供艾蕪研究者參考。
注釋:
[1]參見馬光仁:《抗戰(zhàn)時期的〈申報〉》,《馬光仁文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189頁。
[2][3]參見毛文、黃莉如:《艾蕪研究專集》,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第599—604頁,第600頁。
[4]艾蕪:《卡拉巴士第——回憶錄之一》,《大公晚報·半月文藝》(重慶)1947年3月25日第9期。
[5]艾蕪:《安全師——回憶錄》,《大公報(香港版)·星期文藝》1948年4月18日第5期。
[6]艾蕪:《猴子和尚》,《申報·文藝???936年7月10日第35期。
[7]參見高纓:《五十年后的重逢》,《向往那片神奇》,廣東旅游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145頁。
本文系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項目“艾蕪佚文整理與研究”(2023CWX035)階段性成果
作者: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文法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