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2021年4月7日,南海,碧波浩瀚?!昂Ei_始入海!”科考船上,響應指令,名叫“海牛Ⅱ號”的海底鉆機緩緩入海,沒進深藍,抵達水深2060米的海底,完成姿態(tài)調(diào)整后隨即向下深鉆231米,一舉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鉆機鉆探深度。發(fā)出指令的,正是“海牛Ⅱ號”的締造者——湖南科技大學教授、海洋礦產(chǎn)資源探采裝備與安全技術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主任萬步炎。
研制海底鉆機,我國沒有任何可借鑒參考的技術資料,一切需要白手起家、從零開始。萬步炎自學機械設計、電子技術和自動控制、計算機軟件等知識,“不但要學,還要成為專家”。除了休息,他不是在書房,就是在實驗室。深海鋰電池技術、深??刂婆c視頻圖像傳輸技術、深海液壓技術、深海電機與變電技術,一項一項,萬步炎掌握著深海鉆機制造的“密碼”。他邊學邊干,從原理到零部件設計,再到制作成型?!半y題不解決,晚上就不回去”,試驗、失敗、再試驗,五、六個人的團隊經(jīng)常干到凌晨,夜以繼日、循環(huán)往復。2003年,我國首臺深海淺層巖芯取樣鉆機終于海試成功,在海底下鉆0.7米,打下第一個“中國孔”,取回了礦石樣本,邁出了中國海底鉆機挺進深海的第一步。
“困難越大,我越有勁。把難題克服了的那種興奮,就像小時候做成一件玩具一樣,就是最大的幸福?!泵鎸蒲械缆飞系奶魬?zhàn),萬步炎從不畏懼,“越攻關越上癮”。2003年,國內(nèi)科考船上裝備了電纜,但由于對其性能不了解,沒人敢使用。2008年,萬步炎第一個“吃螃蟹”,在研制兩米鉆機時決定啟用電纜,通過甲板供電,問題終于解決了。海底地形復雜。巖層有的硬,有的軟,萬步炎團隊首創(chuàng)多功能鉆頭,既可取硬巖巖芯,也可取海底沉積物,還可進行原位探測。
鉆管存儲與鉆桿快速接卸、智能化與專家操作系統(tǒng)、海底鉆機安全可靠下放和回收,一項項目標成功實現(xiàn),“海牛Ⅱ號”采樣效率、取芯質(zhì)量、自動化程度、可靠性遠超國外,所有關鍵技術均為自主研發(fā)。這一切,靠的是團隊上下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執(zhí)著。由于殫精竭慮,萬步炎頭發(fā)白了,但他始終對事業(yè)充滿熱愛:“科研沒有哪一項是輕輕松松就能成功的,失敗是非常正常的。失敗了就繼續(xù)努力,另外想辦法。我們就該像‘海?!你@頭,鉆透一切困難。”
關鍵詞
殫精竭慮 不怕困難 執(zhí)著奮斗 直面挑戰(zhàn)
“人”為我用
從研制出我國首臺深海鉆機到“海牛Ⅱ號”刷新鉆探深度,20多年來,萬步炎帶領團隊攻堅克難,推動深海鉆機技術由“零”的突破到與世界先進技術并跑甚至領跑,體現(xiàn)了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矢志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