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有些冷,我和外公打著手電筒前行。再有一會兒天便大亮,我們要在那之前到達山頂。
上半夜剛下過一陣小雨,山路濕滑。竹葉上的雨水滴在我身上,冰涼冰涼的,讓我忍不住打了個寒戰(zhàn)。外公在前面撥開比人高的灌木,用鐮刀三兩下砍倒,為我開路。我拖著鋤頭,抱著麻袋,緊緊地跟在他后面。有時坡太高了,我爬不上去,喊兩聲“外公外公”,他便回過頭來,接過我手上的東西放在一邊,握著我的手臂一提,幫我爬上去。
后來我手里只剩下一個不礙事的麻袋了,因為鋤頭太重了,外公從我手里拿走,讓我輕松些。沒了鋤頭,騰出一只手,我摸摸這個,動動那個,折一根草在手里把玩。往后的路好走了些,外公也不用在前面開路,我與他并肩而行,很快就到了山頂?,F(xiàn)在我們要從山頭開始,一路摸索到山腳,好挖一麻袋的筍回去。
我們扶著竹子慢慢往下走。踩在苔蘚上,左腳底打滑,我搖晃著就要摔倒。右腳蹬在下方的竹根上,左手扯住灌木葉,右手抱著竹竿,我穩(wěn)住了身形。向外公看去,他左手扶著竹子,右手拔了拔地上的草,露出濕潤的泥土,左右瞧瞧,轉(zhuǎn)身將鋤頭拿來,向上揮起。有戲!
我雙手抱住剛才右腳蹬著的竹子,轉(zhuǎn)了個圈,輕輕一跳,再一撲,換了根離外公更近的竹子抱著,看到外公剛挖出個小小的筍尖。外公一下又一下?lián)]著鋤頭,筍尖完全露出來了,再往下挖,黃色的筍衣開始顯露出來。他用手撥了撥土,歪著頭瞅了一會兒,將鋤頭橫著一揮,再一提,輕輕一掰,一條嫩筍出現(xiàn)在他手里。外公把筍遞給我,又轉(zhuǎn)身向下尋去。
到底如何找到藏在土里的筍呢?明明埋筍的泥土地與其他地方?jīng)]什么不同,或平整,或凸起,時而斜斜地貼在山坡上,時而在一個淺坑里,有什么特別的?外公說,如果泥土有微微松動,或者四周的土顏色更深,下面大多是埋了筍的;不過,單看這一點仍不夠,還要看竹與竹之間的位置,如果這一根是“公”那一根是“母”,它們是同根,那往這一方向去再遠一點,必然會再長出一根,沒有竹便有筍……外公一邊給我講著,一邊回填挖出筍的坑。
回到家中,品嘗用筍絲煮出的牛肉兜湯,還是兒時的味道,真鮮?。?/p>
【福建龍巖市第二中學(xué)高三(8)班,指導(dǎo)老師:陳香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