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畢業(yè)的時候,我是可以選擇回家的,有兩個選擇擺在面前,一是回老家縣城工作,二是去省會工作。那時候的我很年輕,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座省會城市,從此開啟了獨居生活。
每次一個人走路或者吃飯的時候,看到旁邊的一家?guī)卓诨蛘吲笥讶宄扇海蜁o比孤獨與焦慮。打開聊天對話框,從第一個翻到最后一個,不知道該給誰發(fā)消息,想說的話不知道跟誰說,想做的事情沒人陪我做。我仿佛就是一只離群的大雁,無聲地鳴叫著。這樣壓抑的生活持續(xù)了一段時間,我感覺到自己身上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死感。直到有一天,我的同事為我打開了思路,我重新活了過來。
這是一個單身女同事,她也是外地人,住在自己買的公寓里面。但我發(fā)現(xiàn)她的朋友圈總是熱熱鬧鬧的,一群人去爬山,一群人去騎行,一群人去吃飯……總之,她從來不是一個人。在一次食堂的攀談中,我聊到了她最近發(fā)的爬武功山的朋友圈:“這個季節(jié),武功山上的風(fēng)景好美呀,你們居然看到云海了。我也喜歡戶外活動,下次有這種活動叫上我呀!”她莞爾一笑:“我是跟著一個戶外活動的搭子群去的,我可以拉你入群呀,不過要交一年的會費,五十元?!背鲇趯ν碌男湃?,一向比較謹慎的我加入了這個登山組織。
一進群,我掃了一眼群里的頭像,感覺里面的人年齡差距蠻大的。這一周的周末恰好有一個登山活動,我剛好有空,就接龍了。這一次活動徹底刷新了我對這種活動的認知,里面的人,各行各業(yè)都有,各個年齡段都有,基本上都是互不認識的。好多人跟我一樣,是第一次來。雖然大家都不認識,但是在一起也是有說有笑的,甚至有大哥從自己家的烘焙店帶來了兩個大蛋糕分給我們。
隊伍里有一個領(lǐng)隊和一個負責(zé)掃尾的人,所以也不用擔(dān)心掉隊或者迷路。比起和朋友一起爬山,這種爬山活動效率非常高,想去就去,不用花費精力協(xié)商時間,不用等遲到的人,也不用遷就別人的習(xí)慣。原本孤孤單單躺在家里追劇的我,那個周末跟著大部隊,穿行在大山里面,感受著自然風(fēng)光,聽著別人的故事。什么孤獨寂寞冷呀,什么焦慮煩惱呀,都拋在腦后。但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都會回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里,不再有什么聯(lián)系。
這種“日拋型”的社交,對我這個高敏感的人來說,輕松了不少,我不用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我們只是短暫地互相陪伴一下。我們只是在這樣短暫的一天,因為共同的愛好,聚到了一起,僅此而已。我們沒有繼續(xù)深交,淺嘗輒止,隨性而搭,開始于共同興趣,止步于活動結(jié)束。不用花費心力去刻意維護彼此之間的友誼,真的輕松自如。
后來,這個戶外群里面有人問有沒有羽毛球愛好者,意外地發(fā)現(xiàn)很多人喜歡打羽毛球,于是又組了個羽毛球群。群里有幾個熱心的大哥大姐組織了一周三次的羽毛球活動,一起到羽毛球館拼場打球。繼我的周末豐富起來后,我的夜晚也變得豐富,每次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我都會在群里接龍去打羽毛球。每次去打羽毛球,我都能體會到跟上班截然不同的輕松氛圍。組織者總是很熱情地跟我打招呼,哪怕他們壓根不認識我,在這里,我們不再用真名,都是用網(wǎng)名互相稱呼。每個人都可以短暫地忘記真實工作生活中的困境,我們只是打羽毛球的愛好者,僅此而已。有人陪著我做我喜歡的事情了,即使每次都是不同的人,但我的孤獨感被大大地削弱了。
除了這兩個搭子群,由于個人的興趣愛好,我還進了“拍照搭子群”和“寫作搭子群”。每次自己需要陪伴,想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都能找到搭子。我發(fā)現(xiàn),喜歡美食有“飯搭子”,陪你嘗遍各種美味;喜歡唱歌有“歌搭子”,陪你一展歌喉;喜歡逛街有“逛街搭子”,陪你走遍大街小巷……萬事皆可“搭”。無論你有什么興趣愛好,大眾或者小眾,都能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人,都有屬于你們的搭子群。最近“火”出圈的“離異人群帶娃搭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搭子社交在當(dāng)下社會的流行。搭子社交,不僅是一種陪伴,更是一種心靈層面的契合。在這里,沒有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只有純粹的共同愛好。
我就這樣,不斷地在這些搭子群里尋找陪伴??晌乙睬逍训刂?,尋找搭子只是網(wǎng)絡(luò)時代下走出房間,尋找親密和歸屬感的第一步。找搭子也存在風(fēng)險,搭子對象多是不了解或者了解較少的陌生人,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辨別真假信息,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承諾,我們要有足夠的警惕心和保護意識。同時,也要理性思考,不要被自己的情緒和欲望所左右。像我有一次參加爬山活動,就遇到了一個刻意搭訕的大叔,聊了幾句感覺不對勁后,我就刻意跟他保持距離,牢牢跟在領(lǐng)隊后面。直到活動結(jié)束,跟領(lǐng)隊反饋后,確認他已經(jīng)離開了,我才松了口氣。為了安全,領(lǐng)隊還安排了一個一起爬山的姐姐捎帶我回家。不可否認,這種搭子社交確實更需要我們增強防范意識。
更重要的是,在借助共同興趣和需求結(jié)識新同伴,發(fā)展新友誼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主動去建立一段具有更豐富的精神聯(lián)系的社交關(guān)系,秉持尊重,認真對待和經(jīng)營,從而獲得一份更深層次的穩(wěn)定的關(guān)系,增強我們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