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這座依偎在運河畔的江南名城,因運河而生,隨運河而盛,運河文化底蘊(yùn)深厚,綿延不絕。無錫古運河作為京杭大運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接長江,南抵太湖,全長40余公里,穿城而過,見證了無錫的繁華與變遷。
早在商朝末年,被尊稱為“無錫始祖”的泰伯就帶領(lǐng)民眾開鑿伯瀆河,標(biāo)志著無錫運河的起源;到了唐代,憑借運河的優(yōu)越條件,無錫成為中國重要的水上貨運樞紐;及至明清時期,無錫以“四大碼頭”——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和錢碼頭聞名。下面,我們跟隨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南星小學(xué)的學(xué)生看一看無錫段的運河風(fēng)光吧!
★沈芯羽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巨龍,它穿越山川,連接南北,見證了千年的風(fēng)雨滄桑,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它就是——京杭大運河。這條古老的河流,不僅是一條交通要道,更是一幅流動的歷史畫卷。它時而低聲細(xì)語,時而激昂咆哮,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與未來的夢想。
無錫段的大運河全長40多公里,北接長江,南達(dá)太湖,縱貫無錫城區(qū)。歷史上,無錫曾是大運河南北運輸?shù)臉屑~,與長沙、九江、蕪湖并稱為全國“四大米市”。康熙、乾隆等帝王南巡時,曾在無錫大運河上留下足跡;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無錫大運河邊留下悲壯的詩句:“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從鼻欲辛。夜讀程嬰存趙事,一回惆悵一沾巾?!痹V說著不屈的民族精神。
漫步運河沿岸,古老的建筑與現(xiàn)代生活和諧共存,青石板路上留下的是歲月的痕跡,沿街的店鋪里則洋溢著生活的氣息。老人們坐在門前,搖著扇子,講述著運河的古老傳說;孩子們在河邊嬉戲,歡聲笑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大運河,它不僅是一條河,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延續(xù)。沿岸的古跡、遺址、民俗等,都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nèi)缤活w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運河的兩岸,讓這條古老的河流始終煥發(fā)新的生機(jī)與活力。
★申龐昱
黃埠墩是一座小島,位于京杭大運河無錫段,素有“小金山”的美譽(yù)。
黃埠墩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時期,當(dāng)時吳王夫差曾在此停舟并設(shè)宴款待群臣;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春申君黃歇曾在此地治理芙蓉湖,黃埠墩因而得名。后來,黃埠墩又因“二帝、二相、一青天”(清帝康熙和乾隆,楚相黃歇和南宋宰相文天祥,被譽(yù)為‘海青天’的明代名臣海瑞)登臨而聞名遐邇。
黃埠墩在無錫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黃埠墩南面是惠山,北面是米市和糧船聚集的地方,是貨物交通運輸?shù)臉屑~。黃埠墩還是古代無錫的一個絕佳觀景處。明代弘治《重修無錫縣志》中記載,黃埠墩上有水月亭、環(huán)翠樓等建筑,過客必登覽黃埠墩。今天的黃埠墩上建有“正氣樓”,以紀(jì)念在此吟詩的文天祥。除此之外,島上還有蓬萊門、望山樓等建筑,康熙帝題寫的“蘭若”及文天祥詩詞石碑等文物。
令人惋惜的是,黃埠墩曾因一場大火被毀于一旦,直到1981年才重建。重建后的黃埠墩占地面積625平方米,建筑面積226.6平方米。1983年11月21日,黃埠墩被無錫市政府公布為無錫市第一批文物保護(hù)單位。2013年5月,大運河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黃埠墩被列在其中。近年來,黃埠墩經(jīng)過修繕,煥然一新,名列“美景運河榜單”。
黃埠墩,這顆流傳千年的“明珠”,不僅是“小金山”,更是祖國的“綠水青山”。
★陳梓陽
無錫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又稱無錫古運河,貫穿無錫市,兩岸有眾多旅游景點。
清名橋
清名橋,原名清寧橋,是無錫市區(qū)規(guī)模最大,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橋。全長43.2米,橋面寬5.5米,高8.5米,跨徑13.1米。橋身以白石精心砌筑,站在橋上俯瞰,碧波蕩漾的運河與伯瀆港交匯,流水悠悠。每當(dāng)夕陽西下,清名橋更是顯得詩意盎然,畫意悠長。
南長街與南下塘
南長街被譽(yù)為“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以仿古建筑和現(xiàn)代商店的完美結(jié)合而聞名,包括上百處歷史建筑和數(shù)十座古橋。南下塘位于南長街旁,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街區(qū),以青磚小巷和古建筑為特色,現(xiàn)存少量明清古民居和大量中西合璧的建筑。
★鄒博恩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常聽大人們說大運河很美,今天,我們一家來到了吳江運河公園游玩。
運河沿岸景色秀麗,十分迷人。兩岸細(xì)長的柳枝輕拂河水,河面在陽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不遠(yuǎn)處的貨船排著隊慢慢駛來,水面上的波紋一圈圈蕩漾開來。河里有許多小魚在翩翩起舞,時不時還有一兩只水鳥打鬧著掠過水面,激起點點漣漪。
但運河環(huán)境并非一直如此優(yōu)美。以前,運河的水還是很干凈的。后來,運河兩岸開了很多工廠,有些工廠不停地往運河里排放污水,一些人還往運河里扔垃圾,整條河都臭了。為了讓河水變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截污治水,關(guān)停廠房……最終才換來現(xiàn)在美麗的大運河。
大運河申遺成功后,被國家重點保護(hù)。如今,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越來越強(qiáng),希望大運河能永遠(yuǎn)美麗。
★王子睿
航運曾是無錫主要的交通方式,而無錫大運河曾是南北運輸?shù)拇髣用}。
無錫大運河在明清時期,漕運盛況空前。1888年,清政府采取“南漕北移”的措施,將無錫定為南方一些省縣漕米的起運點。所以,當(dāng)時無錫儲存的糧食數(shù)量極為驚人,每年倉儲的大米都超過130萬石,糧食業(yè)成為無錫各行業(yè)之首,這都?xì)w功于大運河強(qiáng)大的航運能力。
無錫米市的興旺帶動了無錫各行各業(yè)的繁榮。河岸兩邊人來人往,商鋪林立,大運河強(qiáng)大的航運能力讓無錫變成了“商賈云集,船乘不絕”之地,造就了繁華的無錫。
★李夢涵
逶迤綿延的玉帶
飄落在大地
煙波渺渺幾千里
一脈相連通南北
兩千五百年的滄海桑田
而你依然生生不息
我歌頌長城也贊美你
奉獻(xiàn) 偉大
古老 美麗
★林梓胤
時間寫下
一本活著的史書
來往的船只
是流動的文字
兩岸的城市
是變幻的圖畫
這本書讓萬千華夏兒女
百讀不厭
(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qū)南星小學(xué) 張琪老師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