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將整本書閱讀作為拓展型學習任務群的主要內容,并結合每個學生的語文教學目標安排整本書閱讀活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整本書閱讀任務群的教學逐漸展開。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評價體系已難以滿足現(xiàn)代閱讀教學需求,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思路,基于核心素養(yǎng)構建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以教學評價指導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實踐,這一評價體系應以教學評價為指導,引領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實踐,進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推動著教育領域的革新。在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進程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日益受到重視。小學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語文作為該時期的基礎學科,承載著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使命?;谛抡n程標準的實踐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深度學習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具有顯著效果。
在整本書閱讀實踐中,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閱讀活動,還要構建完善的閱讀評價體系。這一評價體系應貫穿整本書閱讀的全過程,通過評價來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情況,進而為教學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提供依據(jù),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然而,如何有效地基于核心素養(yǎng)構建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仍是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實踐價值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在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教學中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尤其體現(xiàn)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方面。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自主探索時期,興趣是他們探索外界事物的內需動力,也是主動學習的關鍵要素。因此,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實施需要突出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其營造輕松自由的閱讀環(huán)境以及提供多元化閱讀技巧,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使其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實現(xiàn)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二)提升學生認知能力
新課程標準提到,整本書閱讀有利于拓寬學生閱讀視野。基于核心素養(yǎng)開展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能夠使學生在課堂內外接觸到更為廣泛的知識內容。這些知識涵蓋了文學體裁、寫作技巧、優(yōu)美詞句以及人生哲理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將這些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豐富個人的知識體系。
與此同時,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持之以恒、專心致志地投入閱讀,并根據(jù)具體的閱讀目標有計劃地進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從多個角度對書籍進行深入閱讀,如探究作者的生平事跡、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分析情節(jié)的曲折變化以及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等。這樣的閱讀方式能夠讓學生與作者產生良好的情感共鳴和思想交流,進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新課程標準下的新的教學模式,整本書閱讀要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學生需求及興趣,設計多元化閱讀活動,提供豐富的文學作品。學生自主參與閱讀,深入理解和領悟文本的情感內涵。這一過程強化了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育,有效落實了小學語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有力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構建的重要性
(一)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
“教—學—評”一體化是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舉措,也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它強調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與“教學評價”融為一體,使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正是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的重要步驟。該體系將評價融入整本書閱讀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教師能夠清晰地掌握閱讀活動的實施效果,進而做出針對性調整與創(chuàng)新,以多元化評價方式和全面評價內容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提高整本書的閱讀質量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評價作為整本書閱讀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是實施教學評價的關鍵所在,有利于提升整本書閱讀質量,發(fā)揮整本書閱讀實踐價值,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注重全面性、綜合性評價,既考察閱讀全過程,也關注學生閱讀狀態(tài)、閱讀方式、參與表現(xiàn)。在有效的評價與反饋中能持續(x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強化學生閱讀能力,也能幫助教師全面衡量整本書閱讀活動實施效果、學生在閱讀中習得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現(xiàn)存問題
(一)評價主體單一
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中,評價主體是至關重要的組成要素?;诤诵乃仞B(yǎng)培養(yǎng)目標,實施整本書閱讀評價活動應當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確保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全面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多元化評價活動。通過學生的評價,再根據(jù)教師的評價,保證教學評價的客觀性,為后期閱讀活動的實踐奠定基礎。然而,在當前教學評價中,部分教師忽略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使得評價過程缺乏全面性和互動性,導致評價結果過于主觀,限制了評價的深度和廣度。
(二)評價目的模糊
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評價中,評價目的是實施評價活動的前提。由于部分教師對評價目的認識較為模糊,對評價的落腳點不夠明確。并且在實踐中,評價目的側重于學生閱讀量、閱讀速度、閱讀面的關注,并未落實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要求,忽視了評價對于學生閱讀成效的反饋以及教師閱讀指導效果的檢測。這種缺乏目的的教學評價會降低評價成效,難以促進學生自主閱讀興趣,進而限制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構建策略
(一)以評價目的為基礎,實施評價活動
為構建完整且全面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為教師提供科學的教學優(yōu)化依據(jù),明確評價目的至關重要。評價目的不僅是教師實施教學評價的重要基礎,也是評價活動的歸宿。
基于評價目的,教師能夠清晰、準確地界定評價的核心內容,從而提高評價活動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同時,學生也能結合評價目標達到的預期成果,這在雙重作用下能更有效地實施整本書閱讀活動。評價目的將直接影響評價的具體方向和最終效果。因此,教師要做好對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明確核心知識點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并在此基礎上明確具體的整本書閱讀評價目的,進而實施教學評價活動。
以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快樂讀書吧:讀書真快樂”為例,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細致分析,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該單元的核心目標是讓學生初步了解課外閱讀的途徑和多種方式,能掌握一定閱讀方法。同時,初步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讓他們在閱讀中體會樂趣,并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基于該課時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相關繪本讀物,如《逃家小兔》《蚯蚓的日記》《大腳丫跳芭蕾》《和大人一起讀》以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時,教師應緊密結合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內容,明確評價目的。
以閱讀《大腳丫跳芭蕾》為例,評價目的可設定為:“學生是否自主觀察圖畫并閱讀故事,理解故事主人公的心路歷程,考查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度和對人物情感變化的掌握”“評價學生能否嘗試著說出故事的內容,并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評價學生在閱讀故事時是否進行了深層次思考,能否提煉出主題思想,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能結合主題思想談論實際生活中的例子”以及“評價學生是否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基于這些評價目的,教師可以設計有針對性的評價活動。例如,在學生閱讀完繪本后,通過提問:“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的主角是誰呀?她最喜歡干什么呢?她與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她在跳芭蕾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如何克服的?”來評價學生是否了解故事內容。同時,在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與學生進行一對一互動,以了解學生是否能獨立完成閱讀活動,并能大致復述故事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分享心得體會,說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以及在閱讀中的發(fā)現(xiàn),以此評價學生能否深入理解故事主題,并觀察學生的情感反應,給予相應的鼓勵和支持。
(二)基于整本書閱讀各環(huán)節(jié)實施評價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實踐要求,并深度融合“教—學—評”一體化的理念。教師需將教學評價全面融入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選書、閱讀、分享、反思等。確?!敖處煹慕獭薄皩W生的學”以及教學評價活動以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核心,對不同方面進行多元化評價,從而調整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以部編版二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讀讀童話故事”為例,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將不同的書籍放在教室,引導學生自主選擇書籍。首先,在選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選擇、選書的過程評價學生閱讀興趣,了解學生閱讀傾向,從而為后續(xù)整本書閱讀活動提供方向。
其次,在選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制定整本書閱讀目標:“自主閱讀書籍的封面和目錄,初步預測故事內容”“在規(guī)定時間內閱讀完故事”“能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大致內容”等,幫助學生明確閱讀方向。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布置任務和互動交流等方式,觀察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和狀態(tài)。例如,讓學生說出故事的背景、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思考故事中角色之間的關系,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和思考過程進行評價,初步評估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實現(xiàn)深度閱讀;讓學生在閱讀完故事后設計插畫,根據(jù)學生在畫畫中的表現(xiàn)、畫畫的內容與故事的匹配度進行評價,了解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創(chuàng)新想象能力。
再次,在整本書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分享會”,鼓勵學生分享閱讀體驗與心得體會。為此,教師需觀察學生在組內的討論狀態(tài),與各小組進行互動,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并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反饋,進一步鞏固學生閱讀成果。
最后,教師還可以觀察學生借閱的書籍完整度,查看其是否將借閱的書籍歸回原位,以此評價學生的責任感和整理能力。以這樣的方式設計評價活動,可發(fā)揮多元化評價方式的應用作用,同時也能將教學評價貫穿整本書閱讀全過程,實現(xiàn)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
(三)以學生為中心,構建閱讀評價體系
在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評價體系的構建中,教師應堅守“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視作學習的核心,確保所有評價活動緊密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思維認知及能力發(fā)展,使學生不僅作為評價的參與者,更成為主導者和最終受益者,從而在評價中推動其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在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需明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應達到的目標,為后續(xù)的評價活動奠定堅實基礎。為此,設計整本書閱讀的評價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引導他們在評價中學會自我反思和改進。例如,閱讀結束后設計組內討論活動,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情況打分,并在說出閱讀心得體會后,由組內其他成員為其打分,以此進行組內互動評價,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同伴的關注和評價。
其次,在此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自我評價表》,學生根據(jù)評價表上的內容認真填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總結,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
最后,由教師收集評價表,再進行綜合評價,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元化評價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改進。例如,閱讀后可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自評并分享心得,再由組內成員互評,促進互動。隨后,通過《自我評價表》引導學生深入反思與總結,培養(yǎng)其自我評價能力。同時收集評價表,進行綜合評估,確保評價的客觀、全面和深入。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新課程標準將“整本書閱讀”視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教學手段。教師需明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價值,基于整本書閱讀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將評價貫穿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凸顯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達到以評促學、以評定教的教學效果,從而有效發(fā)揮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逐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