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密小冉夫妻感情甚篤,大家聚會的時候,經(jīng)常談起小冉夫妻倆當(dāng)年的浪漫故事。小冉總是紅著臉說:“我哪里是被他俘虜了,我是被美食俘虜了!”
小冉的丈夫條件一般,在眾多追求者中并不占優(yōu)勢。不過他屬于暖男型,發(fā)揮廚藝特長給小冉做了不少美食。有一次,小冉生病,他在廚房里忙碌,熟練地和面、揉面、搟面,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很有范兒。他把面片搟得薄如蟬翼,然后折疊整齊,隨后菜刀在案板上“當(dāng)當(dāng)當(dāng)”響過,面條切好。他用手把面條抖開,懸成一條長長的“瀑布”。柔韌細(xì)長的面條,搭配香噴噴的蒜薹肉絲鹵子,小冉吃了一碗,便徹底被俘虜了。
其實小冉不是做了美食俘虜,而是被他做美食時渾身上下散發(fā)出的敦厚細(xì)致和溫柔體貼征服了。事實證明,小冉的眼光果然沒錯。
面對美食的誘惑,很難有人不動心。如今,我們可以大大方方談吃,抵擋不住美食誘惑也不再帶著“好吃懶做”的貶義。很多人以“吃貨”自居,在朋友圈曬美食,“吃貨”有了懂生活、會生活的意思?!柏洝庇凶晕艺{(diào)侃的味道,包含可愛和有趣的意思。我覺得,懂得美食精神層面的東西才算是真正的吃貨。美食里有太多復(fù)雜的況味,酸甜苦辣對應(yīng)著生活的喜怒哀樂,對應(yīng)著人生的悲歡離合。
我們做了美食的俘虜,也是因為美食精神層面的東西。如果只是味覺感受,不會持久,容易生厭。比如小冉,她感受到了美食背后的溫情,這才是長久不厭的。
美食從來不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它是人情的碗碟,是時光的杯盞,里面盛滿了生活的情趣和詩意,盛滿了文化的味道和內(nèi)涵。宋代的蘇軾可謂真正的“吃貨”,他會吃、擅吃、懂吃。于他而言,美食是顛沛生活的溫暖慰藉,是浮沉人生的最佳療愈方式。東坡肉、東坡肘,與東坡有關(guān)的美食流傳至今,我們愛的絕不僅僅是那一口美味,而是東坡面對坎坷風(fēng)雨時的達(dá)觀態(tài)度和灑脫襟懷。
明末清初李漁《閑情偶寄》中的“飲饌部”,體現(xiàn)了他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觀,推崇自然、本色、天成。品味美食就是在品味人生,每一道菜肴里都有生活的智慧。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也藏著生活的意趣,追求美食的完美,也是在追求生活的品質(zhì)、人生的品質(zhì)。梁實秋的《雅舍談吃》寫得妙趣橫生,美食在他筆下超越了其本身的概念,變得豐實厚重,是一種美好的慰藉,也有了文化的內(nèi)涵。
美食之美,令人癡迷,我們甘愿做美食俘虜。俘虜我們的,有食物之美,更有生活之美,情感之美。美食是天地精華,是情感載體;美食中有情感的接力,也有文化的傳承。
編輯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