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大量美國援助的武器被用于戰(zhàn)場。但美國《華爾街日報》在2月14日的評論文章中卻曝光了美國及盟友武器援助的一大失誤:沒有提醒烏克蘭啟動美制武器的敵我識別系統,以至于出現了“美國武器攻擊美國武器”的嚴重損失。
2024年8月,烏克蘭飛行員奧雷克斯·梅斯駕駛了一架美國制造的F-16戰(zhàn)機升空作戰(zhàn),但不久后其駕駛的飛機發(fā)生爆炸,梅斯在爆炸中身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各方都沒有詳細描述梅斯的死因。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烏克蘭議員瑪麗安娜·貝祖拉等人的消息稱,梅斯實際上死于“友軍誤擊”,擊落他的武器實則是美國援助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
據來自烏克蘭空軍一線部隊的知情人士稱,美國產的武器都安裝了“Link-16數據鏈”系統的終端,該系統不僅可幫助不同作戰(zhàn)單位共享各自獲得的情報,還能用于敵我識別避免誤擊。然而,美國及其盟友卻沒有提醒烏克蘭激活F-16戰(zhàn)機的識別系統,而援烏的“愛國者”有的沒有安裝這一終端。這是美國及盟友疏忽大意導致的,因為北約國家將F-16戰(zhàn)機交付烏克蘭時,并未想到烏克蘭會使用同樣來自美國的“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因而未做好協調工作。
(摘自《環(huán)球時報》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