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臘八就是年。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時間悄無聲息地向前,離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如今過年,感覺并沒有多么強烈的期盼,反倒是童年時的過年,似乎期盼了一整年,剛過完年就又掐指等待下一個新年的到來。四季更迭,歲月的車輪浩蕩前行,往事如過隙白駒,大都煙云般隨風飄散。然而,對于童年的過年記憶尤其深刻,如浩瀚夜空中明亮的星辰,永遠在心中閃爍。
最開心的就是穿新衣。農村家庭的經(jīng)濟狀況都很差,能吃飽穿暖就知足了。衣服都是買來布匹,手工制作的,平時穿的衣服都是穿前輩或大哥大姐的舊衣服,往往一件衣服縫縫補補一年又一年,真的是補丁摞補丁。大家都穿這樣的衣服,遮體保暖就行。過年前,母親會買好布和棉花,為我們姐弟做棉衣和棉鞋。衣服做好了,試試合身不合身,還得脫下,等到除夕了再穿,怕穿幾天弄臟了。穿上新衣、新鞋,我甭提多高興了,在屋里蹦來跳去,嘴里還不停地喊著:“我穿新衣服嘍!我穿新衣服嘍!”就連走路也是六親不認的步伐,很是神氣,仿佛穿著新衣渾身就散發(fā)著光芒。不單單是因為新衣新棉花保暖,更重要的是一年到頭只有這一次從頭到腳都是新的。男孩的衣服顏色很單調,不是黃色就是藍色;女孩的衣服顏色就鮮艷亮麗多了,花花綠綠的,再加上花朵般綻放的笑臉,走到哪里,就把滿心的歡喜帶到了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煮肉,當然也會蒸饅頭、炸油條、炸雞、炸魚。那時的生活條件,不是逢年過節(jié)或家里來客人,是很難吃到肉的,能填飽肚子都困難。過年過節(jié)吃一次肉,能夠回味好久。父母早早起來,切肉、剁骨頭。收拾利索后,用劈柴燒地火。先大火猛攻,再小火慢燉,要兩個小時左右。把肉燉得離骨,吃起來軟爛??煲焱傅臅r候,那肉味滿院飄香,饞得我們姐弟幾個忍不住流口水,不停地在鍋臺前轉悠,不斷地問父親:“熟了吧?該吃了吧?”父親總是說:“急什么,還早,燉爛了才啃得動,吃著更有味?!焙萌菀椎鹊礁赣H說:“開鍋!”我們幾個便圍著鍋臺,伸著脖子,看著鍋蓋。父親揭開鍋蓋的那一瞬,那滾滾的香氣蒸騰,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忍不住口舌生津。父親用碗給我們每人撈上幾塊骨頭,吃到了嘴里,太香了,太好吃了,真是過年才有的口福。
“二十八,貼花花。”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也是很開心的事。當時沒有印刷的對聯(lián),都是手寫的春聯(lián)。村里能寫好毛筆字的很少,大多是去找學校的老師代寫。好在我學過毛筆字,馬馬虎虎,自己家的對聯(lián)父親就讓我來寫。慢慢地,也有鄉(xiāng)里鄉(xiāng)親拿著紅紙、糖果、瓜子來我家找我代寫,這讓我的心里樂滋滋的,小有成就感,并樂此不疲。我記憶最深的一副對聯(lián),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上貼門畫,貼的是尉遲恭、關羽等武功深厚的英雄大俠,讓他們把守大門,看家護院?;蚴堑官N的“?!弊郑⒁狻案5健?。農村的春聯(lián)多和農業(yè)有關,院子里的物件也要貼上字。壓井上貼“細水長流”,豬圈、雞舍貼“六畜興旺”,糧缸上貼“五谷豐登”,就連樹上也貼了“春”字。一般我負責寫,也會和姐姐、弟弟一起貼。都貼齊整了,滿院子紅紅火火,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濃的氣氛,年味十足。
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有新衣服穿,我們小孩子還能掙壓歲錢。走親戚會吃到叫不出名字的糕點、水果。男孩子還放鞭炮,挑燈籠,看村里敲大鼓,玩獅子。整個春節(jié)都是歡樂而又充實的。
春節(jié)是幸福的、祥和的、歡樂的。童年時盼著過年,多是為了吃穿玩樂,簡單而又樸實。時過境遷,而今的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我們的生活也早已步入小康,再不用發(fā)愁吃穿。
時光飛逝,眨眼間又是一個春節(jié)了。雖然如今年味已淡,但還是愿意過年的。過年—可以放下工作,讓身心暫時休整;可以多陪陪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積蓄力量。
又要過年了,又將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們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做好來年的規(guī)劃,走向新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