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失業(yè)了,非常難受,我卻只能說“別哭,別難過”這種連自己都覺得沒用的話,面對安慰人的場合總是感到無力,怎么辦?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理解“安慰”這件事。
遇到糟糕的事情時,人們會憤怒、否認(rèn)、難過、恐懼、失望、內(nèi)疚、懊悔……這些情緒,一方面,是出于對既有世界的維護(hù)(我很好),另一方面,也是在試圖抵抗新的事實(我失業(yè)了)。
所以,安慰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一個人“調(diào)整情緒,接受現(xiàn)實”。注意,“調(diào)整情緒”并不是讓對方“停止情緒”,相反,是要讓對方能“安心地表露情緒”。
很多人在安慰別人時會說:“不要難過了!”“看開點,沒什么大不了的!”“堅強(qiáng)一點,打起精神來!”聽起來,這些話很有正能量,但仔細(xì)想想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背后的潛臺詞,都是“請你停止現(xiàn)在的情緒”。
“不要難過了!”意思是:請停止難過!
“看開點,沒什么大不了的!”意思是:這件事不值得(所以你不應(yīng)該)難過。
“堅強(qiáng)一點,打起精神來!”意思是:你不夠堅強(qiáng)。
甚至說得殘酷一點,很多人所謂的安慰,實質(zhì)則是:“好了好了,你可別吵了!”“你哭成這樣,我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快停止吧。”
這種“停止情緒”的安慰,非但無法幫助對方,甚至很多時候會起到反作用,成為當(dāng)事人的壓力。
你會覺得:“如果我現(xiàn)在不破涕為笑,好像很不給對方面子?!薄按蠹液辶宋疫@么久,再不想開點,似乎過于任性?!庇谑牵坏貌徊粮裳蹨I,擠出笑容,停止難過。
理解了什么叫“停止情緒”,接下來,再看看什么叫讓對方“安心地表露情緒”。
試想一下,你失業(yè)了,很憤怒、很失望。同時,內(nèi)心深處,又覺得很彷徨、很脆弱。這時,如果能有個人過來告訴你:
“會有這種感覺,真的很正常?!倍皇牵骸皠e難過了!”
“這件事,無論是誰,都會覺得崩潰。”而不是:“沒什么大不了的!”
“換作我,一定也覺得很委屈。”而不是:“堅強(qiáng)一點,我遇到過更糟糕的事都沒哭!”
感受是不是不太一樣?因為,比起“安撫情緒”,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安全的氛圍,好讓對方能安心地表達(dá)痛苦、脆弱與沮喪。
很多人傷心時不敢盡情哭,是因為他不太確定:“我為了這種事哭,會不會很丟臉?”“我是不是不夠堅強(qiáng),太玻璃心?”
而安慰,就是在告訴他:“不用擔(dān)心,你這個樣子,是很正常的?!薄霸谖颐媲埃闶强梢员憩F(xiàn)出脆弱、失態(tài)與不體面的。”“我懂,因為我也干過一樣的事!”
讓對方能夠在你面前安心地表露情緒,這才是安慰的真正目的。
為什么我們要讓人安心地表露情緒呢?因為情緒這東西有個特色:它有強(qiáng)烈的“被承認(rèn)”的需要。
比如,你考試成績好,今天特別開心。別人看著你開心的模樣,也覺得真是太好了。于是,你的開心被承認(rèn)了——那一刻,你特別舒坦,特別愉快。
相反,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一旦表現(xiàn)出為考試成績好而開心,別人就會說你得意忘形,覺得你是在對成績差的同學(xué)幸災(zāi)樂禍。那么,就代表你的開心是不能顯露出來的,或者說你的開心是不被承認(rèn)的。這時,你就只好憋著。
開心時憋著,尚且覺得痛苦,更何況是那些生氣、委屈與失望?
所以,當(dāng)一個人難過的時候,能夠聽見旁人表示:“你可以這么想!”“我太懂這種心情了!”“我可能會比你更傷心!”
這時,他就知道,自己的情緒被承認(rèn)了,也就得到了紓解和安慰。
(摘自《開口之后》,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