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摸魚捉蝦、逮知了、掏鳥窩,就成了少年時候的一種樂趣,然而有一項樂趣卻是記憶猶新的,那就是挖倉官。
倉官,是一種生長在地里的田鼠,喜歡囤積糧食,我們習慣這樣稱呼它。倉官最喜歡在大豆地里做窩,因為這里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味佳肴。到了秋天大豆成熟的季節(jié),倉官就會把最好的黃豆儲存起來,以備度過漫長的寒冬。如果能順利地挖到倉官的糧倉,少則十幾斤,多則幾十斤,就是一筆不小的收獲。
秋天大豆收割以后,是挖倉官的最佳季節(jié)。這個時候最容易發(fā)現(xiàn)倉官的藏身之所。當你看到有高高隆起的土堆,那附近必定是有倉官的洞穴了。倉官是一種非常狡猾的小動物,它的窩做得非常隱蔽,一般都有好幾個出口。如果你沿著土堆旁的洞口去挖,多半是白費力氣的。因為這里離它的糧倉距離比較遠,而且倉官非常會偽裝,常常把洞口堵死,或設置好多岔道口讓你不知哪里是真哪里是假。有經驗的人會在附近找倉官的另外一個洞口,是那種直上直下圓圓的洞口。我們叫它氣眼,因為這里可以直達倉官的臥室。倉官的氣眼也不是一個,有的是迷惑人的假洞口,如果你看到的洞口不是非常光滑,那肯定是假的。真正的出口是非常光滑的,而且會有倉官的爪印,如果發(fā)現(xiàn)這樣的洞口就可以開始挖了。
在挖的過程中,經常會有挖著挖著找不到洞口的情況,那是倉官在填土堵洞。倉官是天然的隧道專家,發(fā)現(xiàn)有人挖它,它就迅速把洞口封死。這時你不要灰心,你可以仔細觀察,用木棍探探哪里的土質比較松軟,結構和其他地方不一樣,就可以按照這個地方一直挖下去。
如果你挖到有棉花或者有干草的地方,那就是倉官的臥室。倉官的住所設計得非常巧妙,有臥室、育兒室、衛(wèi)生間、倉庫。挖到這里,千萬不能用手去摳它的洞口,因為倉官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過冬之物,會拼命反抗,有時候它會咬破你的手指,奪路而逃,也有時候蛇會占領倉官的住所,冷不丁躥出來嚇你一跳。
倉官的糧倉就在臥室附近,用土封得嚴嚴實實,糧倉既寬敞又干燥,不知道倉官用了什么方法防腐,新鮮飽滿的大豆藏在里面既不腐爛,也不生芽,非常干凈。把盛糧食的口袋放在糧倉口,用木棍把大豆一點兒一點兒撥進口袋里。有的倉官有好幾個糧倉,可以挖到半口袋大豆,收獲頗豐。
回到家把大豆洗凈曬干,自己是不吃的,因為知道這些都是倉官嘴里叼過的。村里來了賣豆腐的,就慢慢地都換豆腐吃了。眼不見為凈嘛!
前幾天回老家說起這件事,父母講,現(xiàn)在已經沒人再挖倉官了。也許是破壞了倉官賴以生存的生物鏈,地里的莊稼使用農藥過多的原因,倉官好像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