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廚房,尤其有孩子后,家長使用廚房的頻率就更高了。每次下廚,洗菜、做菜、收拾,累人不說,家長的健康也會被油煙傷害。
2024年"8"月,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利用器官和人類相似的小鼠,做了吸入烹飪油煙的模型實驗。
結果顯示:吸入油煙3天,可誘發(fā)小鼠肺部炎癥,并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吸入油煙7天,會破壞小鼠腸道微生物群并改變色氨酸代謝,誘發(fā)腸炎;吸入油煙"14天,小鼠出現(xiàn)適應性改變,癥狀有所緩解,但這不代表傷害消失。
小鼠實驗結果雖不能完全平移到人體,但能從某種程度上說明,油煙在短期內就會對身體機能造成不良影響,若長期接觸,會進一步影響身體健康。
原來,油煙約等于空氣重度污染。烹飪時產(chǎn)生的油煙,會讓室內PM2.5"水平比正常高出90倍。
更嚴重的是,油煙含有因不完全燃燒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熱氧化分解產(chǎn)物等有害物質,其中的苯并芘、揮發(fā)性亞硝胺、雜環(huán)胺類化合物都是我們已知的高致癌物"。
總結一下,油煙被人體吸入后,會對身體造成的不良影響有:
1.加速皮膚粗糙、衰老。油煙中含有大量多環(huán)芳烴,這種物質具有極強的滲透能力,能深入皮膚組織,不僅誘發(fā)皮膚炎癥,還會增加皮炎、濕疹以及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風險或加重癥狀。同時,它還能促進黑色素生成,產(chǎn)生持續(xù)的氧化應激反應,加速皮膚衰老。
2.油煙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如苯并芘、揮發(fā)性亞硝胺、雜環(huán)胺等,直接影響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肝功能乃至染色體健康。長期吸入油煙會導致臟器組織癌變,增加多種如肺癌、胃癌、食管癌等患癌風險。
一項針對35萬名廚師的研究結果顯示,中餐廚師患肺癌的概率比非中餐廚師高出"1.69"倍,而女性廚師患癌概率更高。國際相關研究指出,烹飪時產(chǎn)生的油煙,會讓女性非吸煙者的肺癌發(fā)生風險升高"3.79"倍。
油煙雖可怕,但做飯時記住以下4點,就能遠離油煙傷害。
1.保持空氣流通:做飯要開窗
做飯前,要把廚房的窗戶打開一點,保持空氣流通。如果不開窗,廚房就成了一個密閉環(huán)境,油煙機工作時不斷帶走空氣,廚房成了負壓區(qū),導致油煙機的吸力變小,降低油煙的吸收效率。把廚房的窗戶打開一點,新鮮空氣不斷灌入,能夠保持室內空氣動態(tài)平衡,讓油煙機的工作效率更高。
注意:做飯時別忘關廚房門,防止油煙飄到家里其他地方。
2.用對油煙機:早開+晚關
做飯前15秒打開油煙機,做完飯關火后,不要馬上關油煙機,讓油煙機再工作"3~5"分鐘。因為油煙機不會一開機馬上進入高效工作狀態(tài),提前打開讓它緩沖到位,這樣做飯時油煙一冒頭就能被快速吸走。做好飯后,廚房里的油煙含量并不會馬上歸零,所以要讓油煙機多工作一會兒,吸走剩余的油煙。
3.避免高溫:油溫五六成熱,就可以下菜入鍋
炒菜時,不要等油冒煙,在油溫五六成熱的時候,就可以把菜放入鍋中。這樣做,既可以保住食物新鮮、不煳鍋,還可以避免大量油煙和有害物的產(chǎn)生。
判斷方法:油溫五六成熱時,油面會有輕微波紋,蒜瓣、生姜放入后會冒小氣泡。
4.改變烹飪方式:少煎炒炸,多蒸煮燉
煎炒炸的烹飪方式,會產(chǎn)生大量油煙,而蒸煮燉的烹飪方式,則更加健康。所以,想減少油煙,最好的做法就是改變烹飪方式,少煎炒炸,多蒸煮燉。
此外,建議多用空氣炸鍋、微波爐等小電器做飯,這樣不僅不會產(chǎn)生油煙,人還不用守在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