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人對職場都太有濾鏡了,認為自己只要有能力,就能變成職場爽劇的主角大殺四方。
其實職場里最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價值觀,是心態(tài),是智慧,這些之上,才能談成事的能力。
?;燠E于職場,你會發(fā)現(xiàn),職場里有些能力強的人反而不招人喜歡。
當然,他能干,光環(huán)自然也都在他身上,其他人本能地也會不喜歡他。但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不能干,但自認為自己很能干,這種人會更招人煩。
但實際上,業(yè)績不向辛苦低頭,業(yè)績之上更重要的是價值觀。
如果你違反了底線,你的所作所為在底線之下,那不好意思,你即使有業(yè)績也不會被認可。這種業(yè)績會破壞長期價值,破壞的價值要遠遠大于創(chuàng)造的價值。
職場中還有重要的三“不”。
第一,不自責。不要說這個事兒我沒干好,這個團隊我沒培養(yǎng)好,事敗了都是我的錯……不要把自己放在太重要的位置,你只要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就好。
第二,不自戀。太自戀的人走不遠,先不要想別人怎么看自己,先想怎么把事兒做成。事情做不好,再多的借口都沒用,你的面子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第三,不自卑。在工作和生活中,你要跟比自己強的人、 你心里會暗暗有些妒忌的人,多花時間交往,多跟比你強的人在一起。
如果一個人身邊都是比他差的人,那這個人也是不行的。很多人都是習慣性地順著人性往下選。我不鼓勵大家一定要向上社交,但是有選擇的時候,別總往下走。
職場就像馬拉松,一場長跑,你跑太快、太能沖,就容易沒體力、摔得快。
你整天剛來剛?cè)?,懟天懟地懟空氣,你看到一座山,你想給它移了;看到一棵樹,你想給它鏟了。這樣最容易壞事兒。英文里有句話說choose your battle,要選擇你要打的仗,別整天把能量放在這種小地方。否則,做大事兒的時候你哪還有能量可用?
太剛硬,其實不容易成事。你哪怕一天24小時不睡覺,干得再多,也比不上人家持續(xù)穩(wěn)定地輸出。
讀書,行路,學徒,做事,不斷磨煉,有真智慧的人才能穩(wěn)贏。
古人提供了兩條增長智慧的道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21 世紀了,我再添兩條:學徒,做事。
很難學的東西,光讀書,多數(shù)學不會。一生中有兩三個好師父傳幫帶,是條增長智慧的捷徑。如果天時地利人和,你還能持續(xù)做事,持續(xù)成事。那么恭喜你,你也走在增長智慧的捷徑上。
智慧是三觀、方法論、進退的分寸,是對靈肉、情緒的管理,是職場人應(yīng)該具備的核心能力,多增長自己的智慧,比卷干不完的工作要好。
前面講了職場是長跑,過剛易折,該松弛的時候得學著松弛。
在沒有靈感的時候,也可放下手機,忘記辦公室,忘記賬本,忘記情事,忘記家事,喝茶去。
一個人,一盞茶,一塊天空,一晌貪歡。世間草木皆美,我們?nèi)祟愐部梢允遣菽荆合窕ㄒ粯影腴_,像小熊一樣打滾兒;像花一樣決定是全開還是墜落,像小熊一樣反復滾來滾去。
世界不只有增長和屠龍,忙是心忙。不忙之后,宛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