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德育工作崗位
“作為一名青屏高中的學生,我十分感謝您對我們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開學典禮上您的一番發(fā)言使我受益?!吨腥A十德》這本書十分適合我們中學生去閱讀、學習和傳承。中華十德——忠孝廉恥勇仁義禮智信,短短的十個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倫理道德和民族美德的內涵和延續(xù)。概括了今天黨和國家提出關于德的要求,符合大道至簡和繼續(xù)發(fā)展的原則。讀這本書,我會受益終生,我會將這本書推薦給家人朋友,讓他們感受中華十德的魅力。感謝孫爺爺為青少年學生進行人生的導航,感謝您,孫爺爺……”
2024年12月1日,首屆中華十德經驗交流現場會暨全國品牌學?!案咝W案”培訓會在河南省新密市青屏高級中學召開的第二天,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德育處第一任處長、全國著名德育專家孫學策,面對來自全國各地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教育工作者,深情地作了“踐行中華十德,落實立德樹人的主題報告”。
孫學策老師一頭白發(fā),但依然身板挺直,精神矍鑠。他對他即將撒下德育種子的講臺,褒有一種天然的熱情,給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激情四射、聲音洪亮的標準普通話,以及眉宇間透著對德育工作的深刻理解和對孩子們的慈愛。一張白紙怎么劃下第一筆,怎么系好人生的第一??圩?,他說:“學會做人,認同中華十德是中國人,踐行中華十德是中國好人,做到中華十德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p>
1939年出生的孫老師,1948年那年整9歲,在北京郊區(qū)順義縣牛欄山鎮(zhèn)西邊十五里前桑園村上小學,任兒童團指導員。老家是老區(qū),他和兒童團員們在村口站崗,年少的他英氣勃發(fā),手持紅纓槍,對凡是進村的人查路條,協(xié)助村公所做事。當時伙伴們中間流傳的歌謠:“我們是兒童團,團長團副指導員,每一個排三個班,站崗放哨防壞蛋?!鄙鷦拥卦忈屃怂突锇閭儽Pl(wèi)家鄉(xiāng)勇當小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
新中國成立了,兒童團改為少先隊,他戴上了紅領巾,當上少先隊中隊長;中學期間,他當上了少先隊大隊委,入團成了團支部書記;高中是學校團委的少年委員并兼任初中中隊輔導員。經常和青少年打交道,多年的學生干部工作歷練,給他打下了堅實的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礎。1958年他高中還沒畢業(yè)就被校長“掐尖”留校當老師。父親是一個機關的廚師,母親是家庭婦女,當時家里一心讓他上大學,對他學有所成報效國家有很大期望。他說他當初在作文里寫的理想是當火車司機,因為參加過航模小組,后來他的理想是想當飛機駕駛員或制造飛機,最后他服從黨組織安排,留校當了一名老師。
從當老師到當校長在教育戰(zhàn)線工作25年的孫老師,先后在北京四所中學當老師,歷任主任、副書記、副校長。留校第一年是見習教師,一天,他經過一個初三班,因為沒有班主任,班級很混亂,他自告奮勇主動向校長申請并得到批準擔任起這個班的班主任。他對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當時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為黨和國家健康工作40年,有目標做導向,在當老師的歷程中,一心工作,基本沒有請過假。
一次校長和他交談中勉勵他:40年可以是個教書匠,也可以是個教育家,該做何選擇?經過思索,他確定了當教育家的目標后,開始寫《班主任工作札記》,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或者沒解決,札記中都有記錄和反思,他帶的班級很好,校長讓他向全校老師介紹了班主任工作經驗?!皞z眼一睜,忙到熄燈”是工作常態(tài),他一周20節(jié)政治課,全身心地投入到繁忙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在北京三十五中任教的歷程里,他當過中央一位領導人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有一年春節(jié)這位領導人回母??赐蠋熃o老師拜年,他在講話中說,感謝老師對他的教導,特別講到在他退隊摘掉紅領巾后,班主任孫老師給他一本共青團團章,扉頁有老師的勉勵:希望你早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本團章至今在他家里完好地保存著。孫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善待每一個孩子,他認為,人的潛力是無法估量的,作為老師,你永遠也無法知道,你教的學生,將來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當年普通的學生,誰會想到以后竟會成長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
在他教育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是在北京市第158中學任政教處主任。這所學校前身是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當年魯迅先生曾在這里任教,《紀念劉和珍君》這篇作品就是在這里寫下的。更名后的學校經過十年浩劫,成了名副其實的亂校。孫老師深感憂慮,國無禮不興,人無禮不立,他先從建立規(guī)矩和規(guī)章制度入手,讓學生堅持儀表儀容整潔和使用禮貌用語,使得這些規(guī)章制度變成學生的行為習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努力,學校變成全區(qū)文明單位標兵,他也由政教處主任提升為學校副校長。
隨后,《光明日報》《北京日報》《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和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先后進行了采訪報道,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到學校考察學習。
踐行十德,為中華民族立根鑄魂
時光荏苒,1983年,教育部讓北京市推薦一位德育工作優(yōu)秀人才到中學司政教處工作。再一次接受組織安排,孫老師結束了25年的學校生活,開始了在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參與宏觀管理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歷程。
面對改革開放帶來的新局面,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該怎么做,大家都很茫然。經過一番討論,1985年教育部中學司在北京香山召開研討會,請全國各地做德育工作的處長及在德育方面有建樹的校長到會研討。
1987年,孫老師在草擬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中寫上“孝敬父母”一句,上報后被審閱的教育部領導把“孝”字圈掉改為“尊”字,孫老師認為不恰當,請教著名倫理學家中國人民大學羅國杰教授,讓他為孝說幾句話。獲得他的肯定后,孫老師附上他的意見,再次上報后獲得同意。這個文件在《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發(fā)表后,一位讀者來信說:你們在國家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寫上孝敬父母一句話,實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恢復了中華民族一個好傳統(tǒng)。
1988年教育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第一次全國中小學德育會議,會議之初叫作全國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孫老師曾多次向主管司長建議這塊工作應該叫德育。這次會上,經部黨組開會聽取會議準備情況后,最后改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是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里程碑性質的會議,標志著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新格局的形成。
會后,中央發(fā)布了《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制定發(fā)布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一系列德育工作文件,這個變革使得中小學德育工作從虛到實,從抽象到具象,深受教育工作者的歡迎。
1990年,隨著《國旗法》的頒布,孫學策老師草擬了《國家教委關于施行l(wèi)t;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gt;嚴格中小學升降國旗制度通知》,發(fā)布后,全國中小學包括高等、中等職業(yè)學校普遍建立了規(guī)范的升降國旗制度,對學生進行經常性實際的愛國主義教育。其中“國旗下講話”是一個創(chuàng)新,帶給孩子們很大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各地認真施行后,取得良好的成效。
1999年,60歲的孫老師退休了,但他仍對德育工作情有獨鐘,到各地講德育,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還先后應邀到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及臺灣、香港進行考察、參加學術會議、進行學術演講交流等。
2018年,一位致力于國家頂層設計的智庫研究院院長拜訪孫老師,談到改革開放40多年,隨著社會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人們普遍感到社會道德滑坡、道德無序嚴重,中國社會曾經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現在卻變成家家安裝防盜門,曾經全社會掀起向雷鋒同志學習做好事不留名的熱潮,而今面對大街上摔倒的老人,還在討論要不要扶……在社會重建和道德重塑方面,請他就此拿出意見和方案。孫老師謝絕了任職安排,但接受了這個任務。作為一個長期做德育工作的人,孫老師是一個善學者,也是一個觀察者,他很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社會道德在面臨新的考驗,道德建設永遠在路上。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提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傲⒌聵淙恕毙枰⑹裁吹??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孫學策老師感覺這個問題是思想文化上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找答案。
他認為要大力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重新為民族立根鑄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
通過學習研究,孫學策老師認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是倫理道德,其精髓和精神標識必然存在于倫理道德中。他從先賢們先后分別提煉出諸多的德中選定“十德”,即忠、孝、廉、恥、勇、仁、義、禮、智、信。這“十德”包含了倫理道德的方方面面,概括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內涵,構成了相互區(qū)別,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的道德和品德體系。
德育從孩子抓起,在廣大師生中踐行“十德”,為中華民族立根鑄魂,他堅信只有根基打好,社會道德就會變得有序健康,國人素質也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中華十德,在校園開花結果
中華十德提出時間不長,一些學校、鄉(xiāng)村、企業(yè)開始踐行,一些本來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學校和單位,成了先行者,并取得初步成效。孫老師走訪考察了全國各地部分學校,參與并見證了中華十德落地生根,繁茂開花并結出豐碩果實的一幕幕范例。
山西省臨汾市新博學職業(yè)學校是一所借用其他學校教室辦起來的民辦職業(yè)學校,學校師資力量薄弱,辦學條件差,校領導任東升董事長專程去臺灣考察學習高震東老師創(chuàng)辦的忠信學校辦學經驗,本著“教好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辦好一個學校,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把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隆重升降國旗儀式,就餐光盤行動,學習上有目標有志向,一件件實操具體內化于心的德育工作,使得學生們一個個昂揚向上,奮發(fā)圖強。
學校10余年來已有上千位學生考入南開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職業(yè)大學等大學院校,原先的中考落榜生,通過三年逆襲也成為表現突出的有為青年。即使學校因故遷往小鎮(zhèn),仍有源源不斷的家長從市區(qū)前往鄉(xiāng)村找新博學報名。還有上市公司也走進新博學,紛紛向學生們拋出橄欖枝,表示不用畢業(yè)即可提前預定,新博學的孩子,就是企業(yè)需要的人才。
河南商丘回民中學在黨支部書記韓道平主持下對全校師生進行培訓;安徽綠海職業(yè)學院在黨委書記陳孝云領導下,在校園樹立十德標牌命名為“十德路”……沒有什么比踐行十德,更讓孫學策老師欣慰的,他說如果再年輕40歲,他還會重返講堂。在參觀了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太陽谷學?!傲⒌聵淙恕闭桂^后,他說:“社會上人在追星,你們學校在樹德。你們的志向,讓我振奮!”他欣然接受李顯峰校長頒發(fā)的聘書,聘任他為“太陽谷學校社團高級顧問導師”。
孫學策老師一路走來,在推行中華十德教育時,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以自己的以身作則影響他人,給孩子們做好的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他自己先做到,要求孩子不抽煙,他自己就不抽煙,要求學生遵守交通規(guī)則,他自己從不騎車帶人。
談到孝,他感慨如今的孩子,生日宴越來越講究,但卻忽視了感恩教育。他的兩個女兒每年生日,孩子都會給父母鞠躬,并說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從小立的規(guī)矩年年如此,女兒還把這個傳統(tǒng)延續(xù)到第三代。
從黑發(fā)到白頭,孫學策老師把一生的精力都貢獻給了祖國的德育事業(yè)。從南到北,從城市到鄉(xiāng)村,他到各地學??疾煺{研,開講座參加研討,還潛心梳理著書立說,他先后出版《我說德育》《再說德育》《三說德育》《德育需知》《中華十德》等德育工作的專著。他在長期專注德育工作的實踐經驗和思考總結的背景下,吸收傳統(tǒng)文化精髓,提出中華十德,并為推動十德踐行親力親為,躬身學范,到廣大基層校園中指導交流。
和青屏高中孩子的書信來往,他更是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熱情。拆閱96封信,對他這個年齡的人不是輕松的事,女兒心疼他,要代勞,他說孩子們對他的信任他不能辜負,一定要自己看并認真回信,說這件事辛苦并快樂著……
“看到青屏學子們朝氣向上的精神風貌,我相信你們的未來一定很精彩!”孫學策老師諄諄善誘、耐心細致地給孩子們的回信,激勵著青屏高中的孩子們,信心百倍地面對著成長路上的每一天。
孫學策老師的情懷擔當,博學嚴謹,廣泛推動并付諸實踐的中華十德教育,其意義和影響重大而深遠。也必將會推動更多有志之士參與其中,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教育的力量!
責任編輯:張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