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滿目金黃。
一年之中,色彩最飽滿的季節(jié)到來了!
深秋剛過,初冬已來,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畫師,將色彩的運用揮灑到了極致。
眼睛從近到遠(yuǎn),總也裝不夠似的。靜坐窗前,視線從六樓斜落至院內(nèi)。一年四季蔥綠平整的大草坪上,星星點點地棲息著或金黃或橘紅或深褐的“蝴蝶”。它們被秋冬的寒風(fēng)催起,早早晚晚地離開枝頭,熙熙攘攘卻又安靜肅穆地綻放著最后的絢爛。一場無聲的雨,一陣漫天的風(fēng),便將它們驅(qū)離舞臺,再被一把掃帚或一雙腳印送進(jìn)土地,化作明年的春泥。而將這一團常年不枯的綠意和棲落著的“蝴蝶”們圍攏起來的,是整整齊齊士兵似的二十幾株銀杏樹。
這些銀杏樹啊,從它被移植過來的那刻起,我就仿佛已經(jīng)看完了它們的一生,它們靜默卻又不息的一生。
從春天伸出的滿樹小手,到夏季撐開的蓬勃綠傘,從秋日榮耀的盛世金黃,到冬寒蕭索的肅穆莊嚴(yán),它們沉默著,嬗變著,成長著,莊嚴(yán)著,直至某一天走向永遠(yuǎn)的衰落。而這衰落也是悄無聲息的,用不了多久,一株枯樹的枝干根脈便會被拔起,取而代之的是又一株鮮活蓬勃的生命,又一場生與死之間的輪回。
有些樹死了,而萬山之中,更多的樹還活著。縱然葉離枝頭,縱然枝老根枯,縱然被斧劈被火燒,腐爛入泥或化作灰燼……只要有山水,有空氣,有陽光雨露,有白云飛鳥,便會有不盡的樹,有不息的葉,有層層疊疊的希望,有一年接一年流轉(zhuǎn)的光陰和一季又一季永不幻滅的色彩。
寒霜起,風(fēng)雪至,于暮色中南望,莽莽伏牛葉漫覆,萬山紅遍中,有我慈親應(yīng)安然。
河
秋慢慢走遠(yuǎn),冬季的寒在一場濕霧與一陣寒風(fēng)的交替間,饋贈給人們或朦朧浪漫或清明高遠(yuǎn)的世間。云深嵐厚的日子,天地失卻了界線,大河,小城,車流,人群,似在畫中游,又似在云端。而天朗氣清的時光里,大河澄藍(lán),似海,又似倒過來的天。中條山平直一線,幾簇峰巒間,薄雪如蓋,端如一千多年前寇相在此詩言:臨水?dāng)?shù)村誰畫得,淺山寒雪未銷時。
小城安然,大河靜流。一千年,一萬年,似乎從來不曾改變。然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唐人就智慧地道出了“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的真理。當(dāng)你漫步沿黃生態(tài)廊道三門峽段,輕觸沿黃公路一側(cè)綠蔓紛紜的堤墻,撥開草葉,那指間細(xì)膩潤滑的泥沙,便是母親河在千萬年時光里左沖右突、奔涌激蕩的見證。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從青藏高原一路高歌而來的母親河滋養(yǎng)了中華兒女,也塑造了這座名為三門峽的小城。小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黃河岸邊纖夫飽含熱汗血淚的號子中,從車馬轔轔溝壑深深的崤函古道中,從莽莽崤山巍巍函谷的兵戎喊殺中,從老子《道德經(jīng)》的聲聲吟誦中,從“望三門,三門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詩句中……三門峽在歷史和人民的淬煉中,涅槃為黃河胸前的一顆明珠。小城因河而生,因河而興;而大河則因城而愈美,因城而愈壯。從上古時期的斧劈三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治黃萬里圖”,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崛起,讓“黃河安瀾 國泰民安”八個大字永遠(yuǎn)地鐫刻在黃河三門峽谷的石壁上,彰顯著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中流砥柱”精神。
冬日大河,最是壯美。于極目處遠(yuǎn)眺,河流如練,天水一色間,如屏的中條山蒼黛沉穩(wěn),綿延的河岸線金綠交織。蒼黛與金綠之中,藍(lán)玻璃似的清水黃河之上,點點白羽,如花,似雪,繽紛著、輕盈著大河的冬日之夢。
鳥
冬猶淺,大河尚未入夢。
鳥兒卻早早地來了。
這些在萬里長空中不知振羽了幾千萬次甚至上億次才抵達(dá)這里的鳥兒,有著非比尋常的智慧和毅力。從蒙古國、西伯利亞、青海湖等地為起點,它們以季節(jié)為令,一路向南,于萬米高空中與黃河對望,穿云披雨,一心一意,奔向這一片越冬的天堂。
在甘山的黃櫨樹剛剛披上紅裝之時,在陜州地坑院的青磚初初蒙上白霜之際,在寬闊激蕩的大河隨著季節(jié)的沉淀變得清澈平靜的時候,它們來了——翩翩羽翅上還挾著北方凜冽的風(fēng),清亮雙目里還映著黃河蜿蜒的倒影,在黃河三門峽濕地的一灣灣水域里、一面面湖泊上、一叢叢蘆葦間,它們揚起優(yōu)美的頸子,終于向天唱起勝利的歌。
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一頭連著城市,一頭接著黃河。輕寒未雪的日子里,近萬只白天鵝在這里“云”集——湖面凈藍(lán)、白羽成堆,那不是天空里的云,又是什么?
只不過這些水上的云,比天空之云更加靈動,更加鮮活。它們或張開數(shù)米長的白翅,一躍而起,于湖面上盤旋長鳴;或昂頭揚頸,于百鳥簇?fù)黹g獨舞高歌;在藍(lán)天與碧水之間,它們自顧自地游弋、滑翔、歌舞,有時也會將頭頸藏于翅間小憩,或顧頭不顧腚地倒栽蔥式鉆入水中覓食,甚至不顧形象地與同伴爭吵、斗毆——“咕咕嘎嘎”“撲撲簌簌”。若你恰于此時立于岸邊,面對此情此景,也只能驚異地安靜地張大嘴巴,除了旁觀,不能也不應(yīng)做出任何干涉,因為這里是鳥兒們的世界,是白天鵝的舞臺,我們做那個靜靜欣賞的觀眾就好。
冬之大河,白天鵝是主角,但亦有演繹不同角色的精彩配角。紅嘴鷗的到來,讓原本仙氣飄飄的天鵝湖多了幾分世俗的熱鬧。這些活潑的小精靈,貪吃是它們的本色,面對著岸上游人手心的食物,它們靈巧地穿梭來回,毫不客氣地笑納,翻飛于岸上的人與河中的鳥之間……
陽光如金。粼粼湖面上,團團簇簇的白天鵝如蓮花盛放,成群結(jié)隊的骨頂雞、隨浪波動的紅頭潛鴨、隱士般悠然叢立的白鷺……寒風(fēng)吹過,湖面上的鳥鳴和岸畔上的人聲如珠玉同奏,伴著悠悠降下的初雪,一起將大河催眠。
夢
雪落大河。
仿佛一夜冰封。
天還是那樣藍(lán),藍(lán)得人抬頭時不免落下溫暖的淚水。而低頭,黃河已入眠。昨日還汩汩奔涌的河面,今日卻被白蒙蒙的一片堅冰覆蓋。
那冰面可真壯觀!從對面山西省的中條山,直抵河這邊的黃河岸,越過連接河與湖的青龍壩,連水域面積達(dá)兩千余畝的天鵝湖亦成了夢幻般的水晶宮。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在這里,寒山雖如碧,平林亦如織,卻獨獨沒有傷心人。大河雖已酣眠,但厚厚冰層下,自有靜水流深向東海。萬里黃河自打從青藏高原出發(fā)的那刻起,便從未有過停下的腳步。正如偉人所言: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zhuǎn),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v然季節(jié)讓河面冰封,縱然寒風(fēng)催大河入夢,但無論是睡是醒,這條祖國版圖上的巨龍,從來不曾停止騰飛的羽翼和奔涌的行程。無論是在紅日初升的峽谷,還是在夕陽流金的灘口,不管你是獨上高樓縱目遠(yuǎn)望,抑或立于岸畔咫尺近觀,黃河都以它四時不同的景觀、萬年不變的胸懷、矢志不改的氣概涌動著、向前著,在時間的軸線上,畫出一條與天地同生同壽的生命線。
雪蓋了大河。河岸畔,低垂的楊柳和花草一同入了夢;河面上,野鴨和天鵝們時睡時醒,偶爾吵吵嘴,啄一啄冰上的雪,曬一曬身上的羽,叩一叩大河的夢。
大河無聲,金色陽光下,它的夢只待被春風(fēng)喚醒。
青顏如風(fēng)
青顏如風(fēng),本名盧姣姣,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已出版長篇小說6部,部分作品發(fā)表于《小說選刊》《大觀》《短篇小說》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