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之際,競選承諾與施政綱領成為預判他第二任期政策走向的首要依據。特朗普在其競選言論和名為“議程47”(Agenda 47,“47”指第47任美國總統)的執(zhí)政計劃中,均表達出對業(yè)已在美國社會廣泛實施的“多樣性、平等、包容”計劃(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的強烈反對。這一名為DEI的計劃包含了哪些內容?為何會成為公共政策的一大爭議焦點?特朗普強勢回歸將對該政策產生怎樣的影響?
DEI計劃的實施基于“多樣性、平等、包容”的理念,其中“多樣性”關注在種族、族裔、性別、性取向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強調多元化的重要性;“平等”致力于消除社會歧視與制度性障礙,確保少數族群擁有公平的資源分配并為其提供支持,目的在于縮小弱勢群體的差距,實現社會公平;“包容”強調創(chuàng)造一種具有包容性的環(huán)境,尊重不同觀點的表達,使來自不同背景的群體都能產生歸屬感。
DEI的實踐源于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時期。當時,美國聯邦政府通過一系列行政令和反歧視法案,包括1961年的“平權行動”計劃、1963年《平等薪酬法案》、1964年《民權法案》以及1967年《反就業(yè)年齡歧視法案》等,為DEI的實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捌綑嘈袆印庇媱澥荄EI最初的表現形式。該計劃通過在就業(yè)招聘和高校招生過程中,結合對申請人種族、族裔、性別等因素的考量,為黑人、女性等在歷史上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少數群體提供傾斜性的政策扶持。此后隨著DEI項目形式的日益多樣化,其影響范圍也開始逐漸擴大,從最初只包括黑人等少數族裔、女性等群體,擴大到包括宗教、性取向少數群體在內的各類少數族群。同時,多樣性成為DEI的首要目標,DEI也日漸成為美國企業(yè)的核心準則。
2020年5月,白人警察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當街跪殺黑人弗洛伊德,引發(fā)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反種族主義抗議浪潮的高漲為DEI進一步發(fā)展注入動力。據《經濟學人》報道,至2022年,標普500指數中約3/4的公司設有“首席多元化主管”,超過2/5的上市公司設定了提升員工種族多元化的目標。“首席多元化主管”甚至一度成為美國最熱門的職業(yè)。2021年4月,國務卿布林肯任命了國務院首名“多樣性和包容性首席官員”,以提升少數族群在國務院的代表性。同年6月,拜登總統發(fā)布行政令,責令聯邦政府各部門推進“多樣性、平等與包容性以及無障礙性”計劃,這一升級版的DEI旨在使美國聯邦政府成為殘障人士及性少數群體的“模范雇主”。在這一背景下,政府、高校、企業(yè)和軍隊,均設立了DEI辦公室,實施了為數眾多、形式多樣的DEI項目。比如,多數高校都設立了DEI辦公室,負責監(jiān)督學校DEI政策和相關項目的實施——督促高校舉辦各類多元文化“活動月”和藝術節(jié)、管理各類倡導少數族群權益的學生組織等——以促進不同種族、族裔、宗教、性取向背景的學生以及國際學生的文化交流。DEI成為美國多元文化與身份政治發(fā)展的重要載體。
自“平權行動”這一最初的DEI政策在民權運動時期實施以來,各種爭議就不斷,訴訟也層出不窮。首先,反對者認為,DEI提倡對少數族群的特別關注與傾斜性政策,追求“結果公平”,違背了“機會均等”原則與“程序公正”,造成了對白人及其他族裔的“逆向歧視”。其次,在反對者看來,政府機構、高校、企業(yè)以及軍隊中DEI辦公室的普遍設置與項目運作,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各機構的費用成本,另一方面卻未能在減少社會差異與不平等方面產生實質性成效,反而因DEI強調“多樣性”,各機構傾向于雇用一些“不夠資格”的少數族群員工,削弱了它們的工作效率。此外,DEI還受到干涉高校學術獨立性的批評。高校教師在入職前,需提交支持DEI的聲明文書,而且教授的相關課程教學需包含反種族、性別、性取向歧視等方面的內容,以體現DEI目標等要求,這些都被批評者視為對教學和學術評估的干擾。
2023年6月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平權行動”招生計劃違反了憲法的平等保護條款,這一判決意味著全美高校在招生中將不再對種族因素進行考量,推翻了美國延續(xù)半個多世紀的“平權行動”計劃,對DEI政策及實施造成了巨大沖擊。與此同時,反DEI言論也在美國社會掀起新一輪輿論熱潮。2024年1月哈佛大學黑人女校長蓋伊因校園“反猶風波”被迫辭職后,一些保守派人士明確表示,他們不僅僅是反對校長個人,更反對美國所有大學的DEI項目。作為反對蓋伊的著名保守派人士,對沖基金經理、哈佛大學捐贈者之一的比爾·阿克曼在馬斯克旗下的社交平臺X上發(fā)表長文稱,蓋伊之所以能當上哈佛大學校長,也是基于DEI的種族多樣性;DEI運動是“逆向歧視”與“針對白人的種族主義”,“不僅滲透到哈佛,而且滲透到整個教育系統”,需要予以抵制。該文僅一天之內就在X平臺上獲得2800萬的閱讀量和超過7萬次的點贊。
在反DEI的保守派人士中,阿克曼的言論具有一定代表性。此前,極右翼國會議員勞倫·博波特就將身為黑人女性的拜登政府白宮新聞發(fā)言人皮埃爾稱為“DEI雇員”,副總統哈里斯也因其非裔、印度裔與女性身份被一些右翼共和黨人貼上“終極DEI雇員”標簽。反DEI人士甚至將一些公眾事件與所謂“DEI官員”掛鉤。2023年巴爾的摩市大橋倒塌事件發(fā)生后,年輕的黑人市長斯科特一度被指責為“DEI官員”。2024年7月特朗普在賓州競選集會時遭遇刺殺未遂事件后,時任特勤局長金伯莉·奇特爾也因其女性身份招致大量質疑,并同樣被貫以“DEI官員”之稱,最終辭職。對此,DEI倡導者在《財富》發(fā)文指出,2020年弗洛伊德事件后僅過三年,“DEI一詞就成了武器,被塑造成當下經濟或社會問題的元兇”。DEI“泛武器化”的背后,折射出美國社會圍繞身份政治的“文化戰(zhàn)爭”的升級與白熱化。
在反DEI風潮推動下,反DEI法案相繼出臺。據《今日美國》報道,自2023年以來,已有28個州提出了85項反DEI法案,內容包括關閉DEI辦公室或限制DEI項目支出、禁止在雇用和招生中考量多樣性因素,以及取消與DEI相關課程和培訓等。
佛羅里達州和得克薩斯州成為推動反DEI法案的先導者。2023年2月,以“文化戰(zhàn)爭斗士”著稱的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簽署法案,禁止公立教育機構對DEI計劃進行投資,并禁止設立DEI辦公室。他表示,“DEI是有毒的,在我們的公立大學中沒有立足之地”,并希望更多州效仿佛州做法以最終消除DEI。2023年5月得州通過了關停DEI辦公室和項目的法案,之后得州州立大學終止了包括“新黑人學生周末”“拉美裔領導力委員會”“亞裔文化節(jié)”“印第安原住民與土著集體”“學術公平與多樣性組織”等一些長期DEI項目和學生組織的運作。2024年2月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宣布,取消黑人、拉美裔和亞裔學生的族裔文化畢業(yè)典禮,同時關閉DEI辦公室。
在反DEI法案相繼出臺的背景下,美國多個州的公立大學關停了DEI辦公室和項目,甚至一些頂尖私立大學也因面臨潛在的政府資助削減或訴訟壓力,開始限制DEI計劃。2024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宣布,未來申請該校教職的人員將不再需要提供DEI文書,從而成為全美首個終止DEI招聘文書的私立大學。畏于潛在的訴訟問題,哈佛大學也破例不再公布入學申請季的種族和族裔數據。
寒蟬效應進一步蔓延至企業(yè)界。亞馬遜公司因實施了一項旨在扶持黑人企業(yè)家的“黑人企業(yè)加速器”資助計劃,面臨右翼團體的訴訟,右翼團體指控該DEI計劃構成了對白人“公然的、非法的種族歧視”。在保守派團體壓力下,星巴克、摩根大通、福特、谷歌、臉書、沃爾瑪等大企業(yè)相繼關停DEI辦公室,并且開始改變雇用政策,削減種族平等培訓項目。
DEI的興衰透視出美國社會風向的轉變,特朗普的強勢回歸無疑將加速這一轉變。“反政治正確”作為特朗普競選團隊標志性的選舉話術與策略,在2024年美國大選的選舉動員中釋放出巨大政治能量,為特朗普的強勢回歸奠定了社會基礎。特朗普業(yè)已提出廢除DEI的系列施政計劃,涉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機構以及軍隊文化等多方面,包括廢除美國高校普遍實施的DEI項目、取消聯邦政府DEI機構以及對軍隊DEI項目的資助?!都~約時報》評論指出,取消DEI項目已成為“右翼的一項事業(yè)”,集中體現了左右翼的觀念沖突與政策對立??梢灶A計,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全面推進以反DEI為重要路徑的“文化戰(zhàn)爭”,將對美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